12月14日,第四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协办。 本次研讨会包括4场大会主报告、4个分论坛及46场报告,来自40多家单位、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希腊国家研究基金会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前任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Efthymios Nicolaidis,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广西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原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万辅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石云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王大明,东华大学教授、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杨小明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李晓岑主持, 本
浙江海洋大学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12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健鑫等一行三人来校开展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见了来访嘉宾,会议由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院长主持。 马嫣副校长对王健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及海洋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等情况。她指出,作为省属行业特色高校,我校与浙江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此次的交流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王健鑫副校长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浙江海洋大学的发展历史、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等情况。他表示,浙江海洋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希望与为我校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交流会前,浙江海洋大学一行参观了我校的风波流水槽实验室和海洋声学综合教学实验室,深入了解了我校在“实验海洋学”特色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在会议交流环节,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董济海与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系主任韩国庆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发展情况。双方围绕“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海洋学论坛”、学生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商学院学风建设,持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商学院于12月11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24年学风建设总结大会暨新生入学仪式。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商学院院长邱玉琢,商学院党委书记孙再春,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智,副院长张慧明,副院长何正全,院长助理魏向杰,院长助理汪峰,商学院全体辅导员、获奖代表以及2024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大会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智主持。胡明保在致辞中对新加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的同学表示欢迎,他强调全体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自己而学习,加强自我约束。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在责任担当中明理立德;在创新实践中励学成才;在兼收并蓄中涵养情怀。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规划时间,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四年的大学时光,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邱玉琢作学院情况介绍,她详细介绍学院专业概况、师资情况、校企合作进展、学科竞赛成果等情况,她提出商学院新生要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随后,何正全介绍学院本科教学情况、汪峰介绍研究生培养及科研情况。大会对过去一年中在学业成绩、党团
2024年12月12日-13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无锡市区块链高等研究中心与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承办的CCF第三届区块链安全技术与创新应用总决赛在上海举行。本次比赛旨在提升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培养机制,对加快区块链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自8月开赛以来,全国30个城市共80所科研院校的师生同台竞技,我院研究生刘天怿、姚辰昊、颜嘉震、王驰作品《链法智鉴:区块链交易合法性检测》(指导教师:宋甫元)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三届大学生区块链安全技术与创新应用竞赛一等奖。《链法智鉴:区块链交易合法性检测》针对现有区块链上交易合法性检测难以兼顾交易本征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检测精度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特征增强的比特币交易合法性检测方案。作品贴合现实比特币场景下的交易合法性检测需求,分别在特征提取和模型分类部分进行优化,提升了检测总体性能。通过上述设计,团队设计了比特币交易合法性实时检测平台,为比特币交易的安全保驾护航。此次获奖
2024年11月29日,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以及生态环境部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在南京联合举办“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暨“长三角大气环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生态环境部科财司的吴丰成副处长、江苏省科技厅平台机构处的万发苗处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复旦大学科研院基地处处长张峰,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涛主持开幕式。校长陈海山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对学校及省重点实验室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陈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近况,并强调学校将持续支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致力于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问题,期待与兄弟单位深化合作,共同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贡献力量,希望委员们多提宝贵意见,助力我校环境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更大成绩。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大要求,认真落实“高校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部署,12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带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负责同志前往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新材料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办副主任陈庆国出席活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上,双方就党建共建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屈家安和新材料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办副主任刘小国签订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与新材料科技园党工委的党建共建协议和就业创业基地共建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授牌新材料科技园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业创业基地”,进一步巩固双方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合作。南信大与江北新区签署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共同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南信大积极融入石化、碳一产业链党组织,以“组织链”领跑“产业链”,着力解决化工行业专技类人才招聘难、培养难的问题;同时,在环保、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截至目前
江苏省人大、省教育厅工作组来校调研 指导工作12月10日下午,江苏省人大教育科学卫生文化委员会委员邵进、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陈忠斌工作组一行五人来校调研指导新建学生宿舍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基建处、省公建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金自康代表学校对工作组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学生宿舍建设工作,并希望工作组对我校学生宿舍建设工作给予更大支持,多提宝贵意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沁园42幢和43幢学生宿舍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学校关于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邵进、陈忠斌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宿舍建设专项工作,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表示,省人大、省教育厅将积极呼吁、支持我校学生宿舍的建设与改造出新工作,助力我校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校园建设,促进我校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4年12月10日,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隆重举办了2024年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科学技术处联合昆山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局)共同举办,旨在探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趋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现场,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并举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仪式。本次会议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孙学良、张久俊在内的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三级调研员徐宁,昆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石东兵,昆山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局(科学技术局)局长陆庆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由科技处副处长李涛主持。陈海山首先致辞,近年来,南信大化材院在新能源、环境和材料等前沿领域深入研究,积极贡献于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化材院走在国内外前列,取得了多项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作为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院专注于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构建以材料为核心的创新科研平台,推动科技突破与技术产业化。南信大将继续加强对化材院
近日,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算法应用赛(智慧社区)全国总决赛在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组委会、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大赛共吸引了全国66所高校的253支团队激烈角逐。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派出的5支参赛团队凭借出色的算法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众多高校团队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在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工程应用场景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智慧社区的建设是其典型应用之一。此次比赛不仅考察参赛选手的编程能力和理论知识,更着重考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参赛选手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出色的团队协调能力以及对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刻理解。在学校教务处(藕舫学院)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工程训练中心给予了参赛团队充分的保障,为参赛团队创造良好的备赛环境。通过参加比赛,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身技能,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老师们通过指导比赛,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体
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砂板乒乓球锦标赛于12月6日至12月8日在宿迁学院火热展开。此次大赛共有29支队伍近200人参赛。我校由张琳老师带队,李洋婧等8名运动员参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以拼搏之姿,书青春华章,喜获2金2银,最终以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耀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