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至24日,“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CAIM工程创客赛道”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我校4支队伍参加了数字“三品”创意设计与3D打印和四足机器人协同挑战赛两个赛项的角逐,最终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作为国内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领域具有权威性的综合赛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交叉、智能化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本次决赛共有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来自全国151所高校的374支队伍同台竞技。近年来工程训练中心瞄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行业需求,重点布局机器人及3D打印、激光加工等现代加工技术的课程建设和工程训练,通过“以赛代练、课赛结合“的形式,不断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榜单竞赛,以赛场实战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本年度,中心首次组织师生参加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的数字“三品”创意设计与3D打印和四足机器人协同挑战赛。竞赛培训工作自上半年启动以来
商务部主办、我校WMO区域培训中心承办的尼泊尔冰川水文气象研究能力建设海外培训班于11月17日至12月1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该培训班为我校承办的首期海外援外培训项目,来自尼泊尔最著名的公立大学特里布文大学和普尔班查尔大学的50名学员参加了本期培训。12月1日,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徐凯副院长、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谢宇参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WMO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方出席了结班仪式。徐凯在结班仪式致辞中对本次海外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培训管理团队和外派师资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回顾了中国与尼泊尔交往的传统友谊,双方在多领域合作的政治互信,介绍了中国对外援助对推动发展、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贡献。他对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表达了殷切的期盼,相信本次培训对中国与尼泊尔持续深化合作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结班仪式后,徐凯为全体学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本次培训班以“冰川水文气象研究能力建设”为主题,重点培训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的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和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的专家精心备课,从水文学、气候变化、
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文卿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lobal lake phytoplankton proliferation intensifies climate warming”的研究论文,首次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定量了湖泊浮游植物的净碳效应,揭示了全球湖泊浮游植物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效应。内陆水体浮游植物通常被认为以类似于海洋浮游植物的方式固定CO₂,从而发挥碳汇效应。在海洋中,高盐度和深水条件有助于有机碳在海底的长期埋藏。然而,在内陆水体中,由于盐度较低且水深较浅,浮游植物固定的有机碳更容易因活跃的微生物活动而快速分解,释放出温室效应较高的CH₄。因此,即使部分浮游植物在内陆水体中固定的碳得以埋藏,这一转化为CH₄的过程仍可能产生温室效应。本研究从浮游植物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基于浮游植物有机碳分解率及其产甲烷比例,构建了浮游植物净碳效应评估模型,定量了全球湖泊浮游植物的净碳效应。研究发现,单位质量的碳被浮游植物固定进入湖泊后,若考虑百年尺度上CH₄的增温潜力,CO₂当量将增加3.1。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升高刺激了全球多数湖
12月1日,2024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并位列省内第三,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本届大赛本届大赛分为企业决策赛道和商业分析与智能应用赛道两个赛道,共吸引来自298所高校的14433人次的研究生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共有来自139所院校的210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我校由商学院研究生组成的代表队“商海瞭望”队和“三个人公司”队通过一天的鏖战分别斩获大赛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参赛团队获奖率为35%。赛制规定每赛道每校国家级一等奖限一支队伍,全国仅50所(省内仅4所)获一等奖,这也是我校连续两年斩获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以“学校主导、相关学院承办、各学院协同”为竞赛组织模式,以《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
“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简称微课大赛)是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简称高校分会)联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共同举办的活动。旨在贯彻教育部启动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技术培训技能,促进高校分析测试专业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有效支撑高校人才培训发展的需求。此次大赛高手云集,吸引了来自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6个科研院所和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有93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严格的初审,最终有88个作品脱颖而出,进入最终评审阶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设备责任专家高飞、孙锦伟报名参加了此次大赛。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学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从创新性、专业性、完整性、具备的行业水平等方面,对申报的培训课程视频进行评审,经过形式审查、函评和会议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第三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入选名单等级作品名称姓名就职单位一等X 射线光电子
随着2024年考研的钟声敲响,为缓解考研学子们的备考压力,激发冲刺斗志,大气院于12月6日在晖园社区硕5宿舍门前广场举办主题为“研途似锦未来可期”的“大气·有成 ”考研助力社区集市,活动邀请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及部分校职能部门领导出席助力,学院党委书记周淑琴、副院长张文君、副院长朱志伟、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班主任代表、教授代表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为大气院2025届近400位即将踏上研途考场的学子加油鼓劲!助力集市上,周淑琴代表学院为2025届考研学生加油鼓劲,送上祝福,她希望考研学子们以笔为剑,披荆斩棘,考研路上勇往直前,收获满满的成功与喜悦。随后,学院领导及教授代表为考研学子送上助力福袋,传递温暖与力量。学院精心准备的福袋中,包含了状元文具袋、向日葵钥匙扣、耳塞、便利贴、蒸汽眼罩、旺仔牛奶和薯片等多款实用物品,每一样都蕴含着学院对学子们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集市现场人声鼎沸,四个独具匠心的特色摊位吸引了众多学子积极参与。在“研途印记”摊位,学子们纷纷写下考研誓言和美好愿景,以此作为研梦启航的加油站,展现了考研路上的坚定与执着。“研途有礼”摊位则为考研
12月6日,“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艺术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在我校逸夫楼顺利举办。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刘伟冬、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夏燕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宗超、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原院长赵崇华受邀参会,校长陈海山以及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出席,艺术学院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沈义贞主持。陈海山致辞陈海山在致辞中表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学校将秉持“气象+艺术”的特色理念,推动学校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刘伟冬致辞刘伟冬表示,艺术学院应当依托学校大气科学这一优势学科平台,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议现场专家提出,艺术学科应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通过引入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为艺术创作和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强调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拓宽艺术视野和提升学科水平的重要意义。闭幕式环节,沈义贞代表艺术学院再次向各位专家表达诚挚感谢,并强调学院将认真落实专家们的宝贵意见,从理论到实践,坚定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道路。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詹
近日,在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联合举办的江苏省教育行业IPv6规模部署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网络信息中心报送的《IPv4/IPv6双栈改造:提升校园网与云平台网络性能的创新实践》荣获“创新应用案例”。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地址需求,我校在不改变原有IPv4架构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校园网与云平台的IPv4/IPv6双栈改造。这一改造为云平台提供IPv6支撑,尤其是对高并发、网络负载大的IPv6网站支撑。我校将在此次双栈改造和IPv6规模应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网络性能优化,深化IPv6创新实践。学校主域名,二级部门网站均提供了IPv6支持,二级链接IPv6访问支持度达到100%,三级链接IPv6访问支持度达到97%。通过强化IPv6技术探索与应用,助力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凝聚校友力量,搭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推动多方共享、共创、共赢。12月5日,副校长金自康一行走访校友企业“南京艾瑞集团”,召开校友企业代表座谈会并授牌“校友之家”。我校校友办公室、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在信息科技领域创业的8位校友代表参加活动。南京艾瑞集团负责人杨利霞,系我校1995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校友。她热情欢迎母校领导与校友们的到来,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的办公环境。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员工超过100人,下设艾瑞智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艾瑞职业培训学校以及企业内训、岗前实训、软件外包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业务部门。座谈会上,杨利霞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创业历程、业务板块、市场布局及未来规划。她谈到,艾瑞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与南信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模式,双方合作已经长达14年且取得了积极成效。截止今年9月,已累计与母校联合培养且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2000人。金自康对校友企业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代表母校表达了对杨利霞校友
12月6日,2024年淮安区“五方挂钩”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在宁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合力,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帮促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石纪章,各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淮安市、淮安区相关领导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委副秘书长李荣锦主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参加会议。作为省委驻淮安区“五方挂钩”帮促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帮促工作,将帮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多次被授予“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聚焦淮安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产业助力强村富民、兴办惠民利民实事方面深耕细作,同时大力开展教育和消费等特色帮促,圆满完成挂钩帮促各项目标任务。就做好下一阶段帮促工作,会议要求,要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紧紧围绕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