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11月27日下午,“大桥联盟”之南信大支部联盟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联学共建党日活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代表、泰山街道代表、人事处党支部、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党员共同参与。本次联学共建活动由我校人事处周显信处长主持。活动伊始,全体党员走进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参观学习。桥史馆共有两层,分为大桥记忆、建桥功臣、时光剪影、桥与生活四个展厅,在馆内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浏览了珍贵的史料和文物,对当年资源匮乏时期大桥建设的施工难度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大桥建设者们的艰辛和不易,也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智慧和大桥精神。联学共建活动中,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二级顾问杨卫东在欢迎辞中说,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梁,它开创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更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体现,被称之为“争气桥”。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大桥的建设者,与包括南信大、泰山街道等各单位共同弘扬和传承大桥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责无旁贷。未来
1月22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赴雷丁学院,出席联系班级2021级气科合作1班“毕业生的现实与理想”主题班会。副班主任丁媛媛老师、辅导员李鸣老师和全班同学参加。班会伊始,辅导员李鸣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雷丁学院近几届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情况,介绍了班级同学的学业现状、就业意向等。 班主任金自康对班级同学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详细分析解读了当前就业形势以及近年来我校就业情况,并就同学们即将面临的毕业、升学和就业等做了全面指导,对大家提出殷切希望:一是要勇于坚持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积极申请国外名校深造,同时学校将也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同学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善于寻求帮助。及时消解面临升学和就业选择时的迷茫与困惑,在这段关键时期保持耐心,全力以赴。三是提升安全意识。适度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以积极心态应对未来挑战。 副班主任丁媛媛结合往届毕业生情况,深入分析了升学、工作等就业选项。无论选择升学或工作都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同时也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通过理性分析为个人职业发展做出最佳选择并积极为之努力。在师生互动环
11月2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在雨花台中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合作办学签约与启动仪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朱大梅、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郜叶红、南京市雨花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李茜、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霞、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张相学等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多个行政部门、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学校、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市软件谷中学、南京市小行小学等单位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李茜主持。郜叶红在介绍雨花台区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充分肯定校区合作将助推雨花台区实现“打造有未来发展力的智慧教育名区”的发展愿景,期盼通过校区合作全面落实“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满意、更具特色”的区域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朱大梅在讲话中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雨花台区的教育合作,既是主动联接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做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创建教师教育特色品牌的重要支撑;签约和启动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双方基于各自发展需求和协议约定的“双向奔赴”,也是向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公开宣
为加快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增进高校体育交流,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高水平组、体育院系组、高职高专组)于11月22日至11月24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圆满举行。 本次赛事由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赛事为期3天,进行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7个项目的角逐,来自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金贸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40余所院校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赛场上运动员们沉着冷静,充分展现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比赛氛围火热。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扬州大学获得高水平组男子团体前三名;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获得高水平组女子团体前三名;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获得体育院系组男子、女子团体前两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得高职高专组混合团体前三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
11月21日,由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我校共同主办的“规划启航·筑梦未来”2024年大学生促就业“职通未来”职业生涯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晖园学生社区举行,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涛,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启动仪式。金自康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生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打造“全生涯”“大就业”的工作格局,一系列举措确保生涯指导与就业服务不打烊、不停歇、不掉线,全力促进了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的航向,发扬自强的精神,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奋斗有机统一起来,在真学真练中不断成长,在择业就业挑战中把握机遇,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重飞跃。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安排,此次生涯嘉年华为期三天,是以生涯教育为主题的户外沉浸式体验活动,设有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决策行动、建构未来五大板块十项活动及就业直通车板块,通过接连不断的闯关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11月19日,中共大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易学文一行来校交流推介,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金自康对易学文一行来校交流推介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相互合作,推动校地双方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构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动态。易学文对我校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详细地介绍了孝感市包括住房补贴、创业支持、科研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并对本次人才引进岗位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发展状况、用人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推介,展现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渴求。他也表示,希望能与学校同向发力,实现地方“输入高质量人才”与高校“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双赢局面。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继东分别就我校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的生源背景及就业状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地校双方就合作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参会学院副书记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合作机遇,对接合作需求,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会后,易
2024年11月17日-11月22日,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在海南省儋州市举办,我校艺术体操队在邹立娇、陶燕老师的带领下,共派出10名队员,参加4个团体项目比赛,最终获得两金、一项第五、一项第六的佳绩,也是我校艺术体操历史最好成绩。 此次锦标赛高手云集,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40支代表队,近400余名运动员参赛。此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分会、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工作委员会执行,儋州市海花岛旅游度假区、北京宸东之星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赛事为期5天,设五个参赛组别,共43个小项,是截至目前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学生艺术体操赛事。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分会主席安钰峰出席仪式并宣布开幕。我校艺术体操队10名运动员杨静怡(雷丁学院),钱一灵(大气科学学院),秦佳怡(数学与统计学院),王星月(长望学院),陈可欣(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姝静(电子信息与工程
近日,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历时半年完成全部赛程,经过在线知识测评、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多轮专家评审,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624件。其中,小学教师组584件、中学教师组328件、大学教师组128件、大学生组532件、留学生组52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大学生组取得重大突破!荣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优秀奖2项。该组别中,江苏省高校获一、二等奖共5项,我校获2项。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实施的全国性赛事。共设诵读大赛、讲解大赛、书写大赛、篆刻大赛四类,已连续举办六届,分为大、中、小学教师组和大、中、小学生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届增设留学生组别,辐射品牌国际影响力。我校文学院组建教学团队,自2024年3月在藕舫学院开设中华经典诗词讲解竞赛实验班,负责参赛学生的培育选拔与教学指导,积极备赛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文化乃国家之魂,民族之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藕舫学院中华经典诗词讲解竞赛实验班的开办是我校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
2024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于11月8日至10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我校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国优计划”双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包梦茹荣获全国一等奖,王媛荣获全国三等奖,吴斓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取得了我校参加“田家炳杯”大赛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本届大赛吸引全国86所高校396位选手参加,经过校赛选拔,全国初赛盲审,最终来自72所高校的201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采取现场抽取比赛顺序和题目、120分钟独立备课、12分钟模拟授课、5分钟说课及答辩、专家现场评审的方式进行,最终评选出全国一等奖20名(获奖率5%),二等奖40名(获奖率10%),三等奖80名(获奖率20.2%)。我校23级硕士研究生杨晓艺以硕士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课程校本开发实践研究》为汇报主题,从中观维度阐释了学校在科学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23级硕士研究生姜静楠以硕士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教师课程转化路径研究》为汇报主题,从微观层面阐释了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中的举措与行为。“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是目前国内规
秋冬交替,喜讯连连。近日,第十三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落幕。此次比赛,教师教育学院共组织七个师范专业共有21名师范生参赛,其中中学理科组15名,中学文科组6名。本次比赛赛出了信大学子的风采,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7人,总获奖比例达85%,一等奖获奖情况创历史新高。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是全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同时也是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检测。比赛项目覆盖基础知识、书法、口语表达、模拟授课等,全面评估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院选手以其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竞争者中崭露头角。学院注重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依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统筹规划一至四年级教学技能训练。坚持普遍与个别训练结合,力求人人过关;制定科学备赛计划,强化对参赛选手指导。选手们历经磨砺与锤炼,在比赛中尽展信大风华。教师院将以大赛为新起点,充分释放大赛的教育效能、引领价值与辐射力量,持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全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精心培育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良师,为基础教育筑牢人才根基。参赛选手合影部分选手备赛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