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名单,我校首次申报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防控研究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获批。2025至2027年,学校每年可自主选派大气科学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访问学者2名赴合作院校学习访问。第一批人员选派工作将于2025年4月1日启动。我校高度重视此次申报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统筹安排了项目申报、项目答辩等工作,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卓越工程师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等部门积极配合申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大气科学学院代表参加了项目答辩。该项目依托我校与多所海外世界名校的大气科学类学科优势以国家、地方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力争培养一批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该项目的获批是我校开放办学的深度实践。学校汇聚了澳洲蒙纳士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国南特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国际化资源,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积极申报,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的国际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强化以家国情怀为根本的素质培养,聚焦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专业能力,
11月27日上午,对口支援工作推进会在行政楼529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发展规划处汇报了前期学校对口支援喀什大学、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青海理工学院4所高校的基本情况、建设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代表围绕对口支援工作做了交流发言。朱大梅指出,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肯定前期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全校同心协力做好下一阶段的对口支援工作。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交融意识,把对口支援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二要加强统筹、精准对接,吃透把准对口支援政策文件精神,形成多部门协同支援的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对口支援先进典型案例和经验;三要深入谋划、扎实推进,根据对口支援任务制订年度工作清单,针对受援高校特点差异化实施教育帮扶,结合学校实际,从人员交流、科技创新、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推进合作,争取对口支援工作任务落实落地。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大气院、应气院、大物院等相关学院负责
11月29日,2024年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大赛决赛在我校举办。大赛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办学研究委员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我校副校长马嫣、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汝益仙出席。马嫣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取得的标志性成绩。她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她表示,本次大赛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平台,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马嫣讲话汝益仙在致辞中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通过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为我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发展。希望参赛选手们通过同台竞技,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效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水平,特别是提高我们自有师资队伍的外语教学能力。汝益仙讲话比赛邀请了5位在教育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和10位学生代表作为
11月23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名单正式发布,我校刘博教授荣获“杰出工程师青年奖”。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经历了推荐、形式审查、初评、终评、公示、奖励委员会审定等多个环节,从各推荐单位筛选出的564位工程师候选人中评选出40名杰出工程师奖和28名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刘博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8项,出版专著3部,获得了教育部青年学者、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人才计划或荣誉奖励。多年以来,刘博教授扎根光纤通信领域,不断攻坚克难,践行科技强国,围绕光纤通信领域的大容量距离积光传输、高密级高可靠光接入、抗干扰高速短距互联三个方面开展多年技术攻关,提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加快推动了我国光纤通信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杰出工程师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以下简称科基会)设立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主要表彰全国在生产建设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杰出工程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项分为“杰出工程师奖”、“杰出工程师青年奖”。“杰出
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11月27日下午,“大桥联盟”之南信大支部联盟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联学共建党日活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代表、泰山街道代表、人事处党支部、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党员共同参与。本次联学共建活动由我校人事处周显信处长主持。活动伊始,全体党员走进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参观学习。桥史馆共有两层,分为大桥记忆、建桥功臣、时光剪影、桥与生活四个展厅,在馆内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浏览了珍贵的史料和文物,对当年资源匮乏时期大桥建设的施工难度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大桥建设者们的艰辛和不易,也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智慧和大桥精神。联学共建活动中,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二级顾问杨卫东在欢迎辞中说,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公铁两用桥梁,它开创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更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体现,被称之为“争气桥”。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大桥的建设者,与包括南信大、泰山街道等各单位共同弘扬和传承大桥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责无旁贷。未来
1月22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赴雷丁学院,出席联系班级2021级气科合作1班“毕业生的现实与理想”主题班会。副班主任丁媛媛老师、辅导员李鸣老师和全班同学参加。班会伊始,辅导员李鸣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雷丁学院近几届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升学就业情况,介绍了班级同学的学业现状、就业意向等。 班主任金自康对班级同学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详细分析解读了当前就业形势以及近年来我校就业情况,并就同学们即将面临的毕业、升学和就业等做了全面指导,对大家提出殷切希望:一是要勇于坚持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积极申请国外名校深造,同时学校将也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同学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善于寻求帮助。及时消解面临升学和就业选择时的迷茫与困惑,在这段关键时期保持耐心,全力以赴。三是提升安全意识。适度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以积极心态应对未来挑战。 副班主任丁媛媛结合往届毕业生情况,深入分析了升学、工作等就业选项。无论选择升学或工作都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同时也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通过理性分析为个人职业发展做出最佳选择并积极为之努力。在师生互动环
11月2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在雨花台中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合作办学签约与启动仪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朱大梅、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郜叶红、南京市雨花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李茜、我校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霞、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张相学等领导出席会议。我校多个行政部门、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学校、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市软件谷中学、南京市小行小学等单位的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李茜主持。郜叶红在介绍雨花台区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充分肯定校区合作将助推雨花台区实现“打造有未来发展力的智慧教育名区”的发展愿景,期盼通过校区合作全面落实“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满意、更具特色”的区域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朱大梅在讲话中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雨花台区的教育合作,既是主动联接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做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创建教师教育特色品牌的重要支撑;签约和启动仪式的举行,不仅是双方基于各自发展需求和协议约定的“双向奔赴”,也是向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公开宣
为加快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增进高校体育交流,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高水平组、体育院系组、高职高专组)于11月22日至11月24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圆满举行。 本次赛事由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赛事为期3天,进行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7个项目的角逐,来自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金贸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40余所院校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赛场上运动员们沉着冷静,充分展现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场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比赛氛围火热。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扬州大学获得高水平组男子团体前三名;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获得高水平组女子团体前三名;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获得体育院系组男子、女子团体前两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获得高职高专组混合团体前三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
11月21日,由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我校共同主办的“规划启航·筑梦未来”2024年大学生促就业“职通未来”职业生涯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晖园学生社区举行,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涛,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启动仪式。金自康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生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打造“全生涯”“大就业”的工作格局,一系列举措确保生涯指导与就业服务不打烊、不停歇、不掉线,全力促进了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人生的航向,发扬自强的精神,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现实奋斗有机统一起来,在真学真练中不断成长,在择业就业挑战中把握机遇,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重飞跃。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安排,此次生涯嘉年华为期三天,是以生涯教育为主题的户外沉浸式体验活动,设有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决策行动、建构未来五大板块十项活动及就业直通车板块,通过接连不断的闯关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11月19日,中共大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易学文一行来校交流推介,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金自康对易学文一行来校交流推介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相互合作,推动校地双方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构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动态。易学文对我校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详细地介绍了孝感市包括住房补贴、创业支持、科研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并对本次人才引进岗位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发展状况、用人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推介,展现了孝感市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渴求。他也表示,希望能与学校同向发力,实现地方“输入高质量人才”与高校“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双赢局面。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继东分别就我校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的生源背景及就业状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地校双方就合作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参会学院副书记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合作机遇,对接合作需求,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会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