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重要部署,11月7-8日,在教育部的安排部署下,对口支援喀什大学组长单位南开大学、副组长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各对口支援高校共同召开了2024年度对口支援喀什大学工作联席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总督学、自治区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春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马继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41所对口支援高校相关领导,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和深圳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相关领导参加会议。韩春玺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向各援疆高校长期以来对喀什大学、对新疆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的指导帮助下,各对口支援高校把教育援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助力新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帮助喀什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喀什大学党委书记丁邦文作了工作报告,感谢包括南信大在内对口支援高校的支持和帮助,汇报了喀什大学近五年的发展成效。他希望各高校能够在干部教师选派、博士生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水平提升、专业课程
11月6日,应急管理学院举办了“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专业开班仪式。仪式特邀校总会计师胡明保、校教务处处长刘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副院长徐德福莅会,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党委书记成芳、党委副书记徐海波、副院长顾湘、以及环境工程系教师代表、应急管理系全体教师、双学位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成芳主持。胡明保对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开班致以诚挚的祝贺,并对首批加入该项目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双学位项目,依托两个优势学科的坚实基础,并在省应急厅、省教育厅及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专注于应急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学院正式成立。该项目在课程设置及学生选拔方面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他期望通过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应急管理领域的标杆性人才培养项目。他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够迅速适应新角色,树立更高远的目标,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思考性学习,注重体育锻炼,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同时,他也表示学校将在
11月9日至10日,第七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论坛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集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等5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150名专家学者参会,提交参会论文100余篇。开幕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
11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在四川大学举办。我校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选年会决赛,入选数量居江苏高校第三,创历史新高。备赛期间,教务处(藕舫学院)精心组织了培训与辅导。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海洋科学学院徐钰蕾同学主持的《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可延拓伸缩机翼研究》项目(指导教师:潘亦鹏)获评“最佳创意项目”(全国共评20项)。图1 我校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入选项目图2 “最佳创意项目”颁奖现场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是依托“国创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展示交流活动,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之一,也是纳入中国高教学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之一。本届年会以“海纳百川·智见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下活动为主,辅以云上展示、线上互动等多渠道,主要包含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创新学术论文交流和创业推介项目交流3个传统主题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0余所高校师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及行业代表共1700余人参加。据了解,本届年会共收到部属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项目1006项。经过相关专
近日,环科院黎飞虎副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 EST Engineering上题为“Anchoring NH2-MIL-101(Fe/Ce) within Melamine Sponge Boosts Rapid Adsorp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ate from Water”研究论文(ACS EST Engineering, 2023, 3, 467-478)荣获最佳论文奖(ACS EST Engineering2023 Best Paper Award)。图1该论文图形摘要该论文针对废水中的磷资源,创新性地通过将铈掺杂NH2-MIL-101(Fe/Ce)锚定在三聚氰胺海绵块上制备制备成高效、环境友好的海绵基快速磷富集回收吸附剂MIL-101@sponge。由于海绵的大孔结构和弹性特征,使得吸附可在10分钟达到饱和,快速吸附和脱附操作可以在注射器中得以实现,解决了传统金属有机骨架(MOFs)颗粒吸附剂在应用中难以回收的缺点,为吸附净化含磷废水和废水磷回收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吸附性能优越的功能化海绵基材料。论文一经发表,美国化学会(ACS)便通过其官
2024年11月8-10日,第十九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我校与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承办。来自国内100多所高校,共计2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马嫣、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池宏、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建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巩在武主持。马嫣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对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生来校参加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她指出,本次国际应急管理论坛的举办,将搭建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高端平台,增进领域内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推动应急与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池宏在致辞中表示,他期望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应急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
海洋浮游植物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类群丰富多样,不同类群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会对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响应。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正在引起海洋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探知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变化、评估海洋环境和气候对浮游植物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海洋科学学院孙德勇教授课题组在开发区域和全球浮游植物深层次信息卫星产品基础上,开展了全球浮游植物对环境气候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该研究工作基于近几十年的全球观测数据,采用相关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浮游植物生物量、海洋环境和气候强迫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呈现空间不对称性,环境因子直接驱动生物量变化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副热带环流区;温度、光照和混合层深度对全球浮游植物年代际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赤道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区域,其中赤道太
11月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深化合作研讨会召开。我校副校长马嫣、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副校长Patricia Mulcahy出席会议。会上,马嫣与Patricia Mulcahy分别致辞。马嫣详细介绍了沃特福德学院在条件建设、培养方案、品牌打造、语言教学、质量保障、生源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效,并表达了期待在更多领域继续深化合作的愿望。Patricia Mulcahy对南信大的热忱欢迎和热情款待表示感谢,肯定了当前合作办学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双方深化合作表示了积极的回应。接着,双方高校围绕持续优化培养方案、相关课程置换、英语测试方案、研究生优录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随后,国际教育学院、巴哈马孔子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就进一步加深合作的意向与领域展开了积极探讨。双方均表示,通过此次会议,将不断丰富合作内涵,持续延续合作情谊,不断开创双方高校合作新局面。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国际事务部、计算与数学系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马嫣致辞)(Patricia M
11月8日,2024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沃特福德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马嫣、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SETU)校长Veronica Campbell,副校长Patricia Mulcahy等出席会议。会上,陈海山简要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悠久的合作历史,特别是近一年来双方的合作进展与成效。陈海山表示,沃特福德学院是我校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整合全校优势力量,聚力打造的具有鲜明“信息工科”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自学院成立以来,两校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在联合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开展工作,办学成效初显:师资平台条件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未来,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南沃学院的发展,并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在教师互访、学生互派、科研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为服务两国高等教育、科技、产业发展产出更多成果。Veronica Campbell表示,爱尔兰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与中国的教育交流,未来也将继续支持中爱两国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希望通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持续探索创新联
11月8-9日,由中国信息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承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华东赛区组委会委员、评委,我校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参赛队员、指导老师共计200余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刘佳主持。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闵锦忠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竞赛成绩。他表示,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所秉承的“探索、创造、梦想”的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发明的洪流中,在实现个人成长与突破的同时,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与财富这一办赛宗旨,与我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谋而合。他相信此次赛事的承办必将进一步激发我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助推我校双创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随后,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庄建军宣读比赛规则,商学院教授吴崇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楠分别代表全体评委和参赛选手发言。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的前身是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致力于激发和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发明能力的赛事,包含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