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科学学院物理海洋和数值模拟研究所在海洋亚中尺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文章《Submesoscales are a significant turbulence source in global ocean surface boundary layer》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教师董济海教授,我院董昌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包括布朗大学Baylor Fox-Kemper教授、马里兰大学Jacob Wenegrat助理教授、麻省理工学院Abigail Bodner助理教授、中山大学于小龙副教授以及英国气象局Stephen Belcher教授。海洋上边界层是海洋与大气之间动量、能量和热量交换的通道,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上边界层的湍流混合在上述交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深入认识海洋上边界层湍流混合对于提升气候模式的模拟、预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大量研究关注了波浪、风和对流等过程对上边界层中湍流混合的贡献。最新研究发现,海洋锋面伴随的空间尺度在0.1至10公里的亚中尺度过程也对湍耗散有着重要贡献。然而,亚中尺度过
11月12日上午备战江苏省首届高校急救教育现场展示活动专题会议在行政楼316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到会讲话。教务处、学工处、体育部、校团委以及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出席会议。综合门诊部王士荣主任就队伍组建情况、线上评审结果、备赛状况和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做了专门汇报,总务(后勤)相关负责人就此做了补充说明。韦校长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此次展示活动既是对我校近年来急救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全方位检阅和集中展示,也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提升公众急救意识的重要契机。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针对下一阶段备赛工作,韦校长明确要求:一是要熟悉活动规则和活动流程,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强化赛前训练,确保每一位参赛者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操作;三是有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不断优化急救方案,完善急救流程;四是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扎实推进备赛系统性;五是要充分利用经验交流契机,积极展示我校急救教育教学成果。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明确了目标、鼓舞了士气,为积极推进我校备战急救教育现场展示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2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2班在学科一号楼S307会议室召开“规划未来,坚定信念”主题班会。副校长朱大梅作为班主任出席会议。环科院相关负责人与联系班级全体同学参加会议。班会上,班长金晓雨首先就目前班级基本情况、党团员发展,以及过去一年同学们在学习科研、团学工作、社会实践、阶段性收获与不足等方面向班主任做了详细汇报。随后,21级环工专业马思澜结合自身保研历程,从专业课学习、平衡学业与科研、提升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做经验分享。接着,班主任朱大梅给大家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思政课。她对同学们这一年来的积极变化与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与自豪,重点与同学们分享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进校园”的先进事迹与感悟体会,并围绕“信念、热爱、自信”三个关键词,再次对班级同学提出殷切关怀与期望。她指出,理想信念是每个人的“航标”与“灯塔”,指引与激励我们前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时刻与祖国同心同向,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习之中。她表示,我校环境学科综合实力强劲,希望同学们热爱专业、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选择,抓牢学业、敢于创新,努力拼搏并做到持之
近日,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在本次竞赛中我校共有143支队伍参赛,有67支队伍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7项,江苏省一等奖18项,江苏省二等奖20项,江苏省三等奖21项,获奖率达46.9%。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学校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教务处藕舫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建模指导团队先后组织了两个学期的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培训,又利用暑假假期精心组织数学建模集中训练,给学生们安排了一系列建模知识学习、经典案例分析、赛前实战模拟等系统性训练,为参赛队伍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24年,来自全国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788所院校/校区、65761队(本科59278队、专科6483队)、近20万人报名参赛。表:2024年国家奖获奖名单参赛队号获奖情况参赛队员指导教师2024
为落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重要部署,11月7-8日,在教育部的安排部署下,对口支援喀什大学组长单位南开大学、副组长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各对口支援高校共同召开了2024年度对口支援喀什大学工作联席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总督学、自治区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韩春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马继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41所对口支援高校相关领导,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和深圳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相关领导参加会议。韩春玺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向各援疆高校长期以来对喀什大学、对新疆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的指导帮助下,各对口支援高校把教育援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助力新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帮助喀什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喀什大学党委书记丁邦文作了工作报告,感谢包括南信大在内对口支援高校的支持和帮助,汇报了喀什大学近五年的发展成效。他希望各高校能够在干部教师选派、博士生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水平提升、专业课程
11月6日,应急管理学院举办了“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专业开班仪式。仪式特邀校总会计师胡明保、校教务处处长刘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副院长徐德福莅会,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党委书记成芳、党委副书记徐海波、副院长顾湘、以及环境工程系教师代表、应急管理系全体教师、双学位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成芳主持。胡明保对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开班致以诚挚的祝贺,并对首批加入该项目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双学位项目,依托两个优势学科的坚实基础,并在省应急厅、省教育厅及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专注于应急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学院正式成立。该项目在课程设置及学生选拔方面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他期望通过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应急管理领域的标杆性人才培养项目。他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够迅速适应新角色,树立更高远的目标,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思考性学习,注重体育锻炼,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同时,他也表示学校将在
11月9日至10日,第七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论坛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思想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集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等5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150名专家学者参会,提交参会论文100余篇。开幕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
11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在四川大学举办。我校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选年会决赛,入选数量居江苏高校第三,创历史新高。备赛期间,教务处(藕舫学院)精心组织了培训与辅导。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海洋科学学院徐钰蕾同学主持的《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可延拓伸缩机翼研究》项目(指导教师:潘亦鹏)获评“最佳创意项目”(全国共评20项)。图1 我校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入选项目图2 “最佳创意项目”颁奖现场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是依托“国创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展示交流活动,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之一,也是纳入中国高教学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之一。本届年会以“海纳百川·智见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下活动为主,辅以云上展示、线上互动等多渠道,主要包含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创新学术论文交流和创业推介项目交流3个传统主题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0余所高校师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及行业代表共1700余人参加。据了解,本届年会共收到部属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项目1006项。经过相关专
近日,环科院黎飞虎副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 EST Engineering上题为“Anchoring NH2-MIL-101(Fe/Ce) within Melamine Sponge Boosts Rapid Adsorption and Recovery of Phosphate from Water”研究论文(ACS EST Engineering, 2023, 3, 467-478)荣获最佳论文奖(ACS EST Engineering2023 Best Paper Award)。图1该论文图形摘要该论文针对废水中的磷资源,创新性地通过将铈掺杂NH2-MIL-101(Fe/Ce)锚定在三聚氰胺海绵块上制备制备成高效、环境友好的海绵基快速磷富集回收吸附剂MIL-101@sponge。由于海绵的大孔结构和弹性特征,使得吸附可在10分钟达到饱和,快速吸附和脱附操作可以在注射器中得以实现,解决了传统金属有机骨架(MOFs)颗粒吸附剂在应用中难以回收的缺点,为吸附净化含磷废水和废水磷回收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吸附性能优越的功能化海绵基材料。论文一经发表,美国化学会(ACS)便通过其官
2024年11月8-10日,第十九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我校与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承办。来自国内100多所高校,共计2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马嫣、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池宏、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济数学研究会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建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巩在武主持。马嫣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对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生来校参加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她指出,本次国际应急管理论坛的举办,将搭建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高端平台,增进领域内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推动应急与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池宏在致辞中表示,他期望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应急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优选法统筹法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