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我校举行学生校长助理团交流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党校办副主任吴楠楠主持。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滕鹤铭代表助理团进行了工作汇报。他从任期内提案上会情况、任期内工作完成情况、团员成长情况三个方面总结了第七届成员在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自任职以来校长助理团成员积极发现校园问题,形成完整提案2份,参与学校职能部门的辅助工作22项,每周定期形成《信大周报》和《一键通周报》共计47期,积极拓宽沟通渠道与兄弟高校开展学习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同时,团内成员在学业上高质量发展,多名成员成功推免研究生,并斩获多项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未来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将继续谨记南信大精神,为学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会上,11名学生校长助理团代表分别从团内负责工作、成长经历、未来展望等方面分享了任职期间的体会与感悟。陈海山对第七届学生校长助理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与感谢。他从荣誉、责任、传播正能量、成长四个方面对校长助理团成员提出要求。他表示,学生校长助理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助理团在履职期间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南信大学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今后的
11月5日上午,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华东区主任、英国驻沪领事Cat Sinclair-Jones一行来校访问,并进行座谈。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会前,Cat Sinclair-Jones一行参观了雷丁学院文化墙和特色教室,对我校学生精彩的讲解十分赞叹,同时对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深感认同。会上,马嫣首先代表学校对Cat Sinclair-Jones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对我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和国际化工作情况,重点回顾了近年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及举措成效。她说,多年来,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持续拓展交流合作,深耕国际化人才培养,打造中外合作教育品牌,学生规模及毕业生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合作成效显著。她表示,希望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支持下,进一步增进中英学生交流,促进教师合作互访,推广国际产学研计划,积极架起中英教育合作发展的桥梁。Cat Sinclair-Jones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对南信大和雷丁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度赞赏。她介绍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英跨国教育
1月6日上午,沁园42幢和43幢学生宿舍项目举行开工活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集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冯刚,江苏省公建中心副总经理华峻一,副校长韦忠平、金自康及参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工活动由金自康副校长主持。沁园42幢和43幢学生宿舍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于2023年11月20日批复项目建议书,并纳入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集中建设。韦忠平副校长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寄托着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凝聚着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学校住宿紧张的压力,切实改善学生住宿生活条件。希望各参建单位在省公建中心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集中建设优势,密切协作,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快工程进度;加强防范,强化责任,突出安全施工;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力争打造优质工程,经得起历史和师生检验。华峻一副总经理指出, 本项目作为省公建中心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的首个集中建设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开始,也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要求各参建单位要通力合作,强化责任担当,尤其总包单位南京八建要承担起关键角色,为南信大学子打造高标
2024年11月5日上午,南通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赵怀斋一行来我校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主持。 金自康对赵怀斋一行来校表示欢迎,并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发展情况,期待双方在未来进一步增进交流、相互学习、深化合作,携手为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赵怀斋向我校介绍南通理工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战略务实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会双方就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 会前,南通理工学院一行在金自康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我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交流。
10月25日-27日,第九届江苏省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在苏州顺利举行。我校获得特等奖8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曹爽、罗海滨、赵好好、王明华、秦楠楠、闵爱莲、孙景领等7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本次大赛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苏州科技大学承办。大赛设置了创新开发、创新设计、创业计划、虚拟仿真数字测图、无人机虚拟仿真、机载激光雷达虚拟仿真等6个赛道,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开展,吸引了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及我校的省内19所高校的近500名测绘学科本科生、200余名指导教师参赛,赛事规模较往届再创新高。Administrator16.00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大赛开幕式
11月5日下午,副校长吴攀赴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参加2021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主题班会,讲授《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专题思政课。在思政课环节,吴攀重点诠释了“家国情怀”的科学内涵,强调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历史和现代两个维度出发,以历史人物、影视作品、航天发展和疫情防控四个视角为同学们生动讲授了家国情怀的历史性和使命担当的自觉性。他指出,我们的人生要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希望所有同学能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融入领域建设实践中。在主题交流环节,有同学主动朗诵了思政课中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班会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纷纷主动向班主任吴攀汇报目前的学业情况和未来规划。吴攀对于班级6位同学保研,80%同学报名考研,成功签约中铁九局三公司等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最后阶段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劳逸结合,以最佳状态完成考试和求职,为毕业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会后,吴攀与2021级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学合影留念。思政课现场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4年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获奖名单,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教师刘珊珊脱颖而出,获志愿传播优秀奖,全国高校仅6名选手获奖。本次大赛以“科技强国气象万千”为主题,于8月23日至26日在兰州大学举行决赛,来自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合作高校及行业相关单位的54支代表队共200名选手,在专业讲解、科研业务、志愿传播3条赛道上进行最终角逐,共评选出总决赛优胜奖10名,最佳讲解词4篇,专业讲解、科研业务、志愿传播各赛道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8名。 比赛期间,刘珊珊以《仙女木的地球气候观察记》为题,以仙女木这一喜寒怕热的植物为第一人称,讲述了它如何见证一万三千年前发生的全球大降温事件,揭示了这一事件背后的科学原因:北大西洋的经向翻转环流因气候变暖崩溃,导致高纬度地区失去重要热量来源,引发全球寒流。刘珊珊用通俗易懂的与语言,借助视频动画等融媒体技术,娓娓道来新仙女木事件及其成因,同时表达了人类通过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希望,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据悉,中国气象局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本届大赛是办赛10年来选手人数
10月29日-11月1日,全省首期本科院校二级党组织统战委员培训班在我校举办,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省50所本科院校的二级党组织统战委员参加培训。省委教育工委统群处二级调研员郝峰,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郝峰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对来自全省50所高校二级党组织的参训学员表示欢迎。他说,本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理解和把握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要求,推动高校二级党组织统战委员提高做好统战工作的政治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把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落到实处。他围绕如何提高培训效果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学习,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能力水平。他希望参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朱大梅对来校领导和50名参训学员表示欢迎,对省委
11月1日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立宏一行4人莅临我校,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调研座谈会,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马嫣对胡立宏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情况,分享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总体发展理念和办学特色成果。她指出,我校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工作,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同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双一流”高校,她希望两校在今后加强互学互鉴,分享办学经验,共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质量。胡立宏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基本情况。他希望通过调研交流,进一步了解并借鉴我校在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会上,雷丁学院和沃特福德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我校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具体情况。与会双方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会后,胡立宏一行实地参
2024年10月28日~29日,由江苏省理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4江苏省研究生陆地碳源汇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同时,召开了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2024年学术年会,以及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中外研究生学术专场。本次论坛邀请了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陆地碳源汇主题做特邀报告,设置了以“陆地碳源汇与气候变化”、“陆地碳源汇观测技术”、“陆地碳源汇反演模型”以及“陆地碳源汇变化机理”为主题的4个研究生专题论坛,来自国内外的47位研究生做口头报告。开幕式现场10月28日上午,江苏省理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翔洲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授和研究生院院长陆振宇教授、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院长卢楚翰教授、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立新研究员、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领导和教师、特邀专家和国内外参会研究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院长冯兆忠教授主持。闵锦忠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致辞,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学科发展和科研情况。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于2024年5月正式纳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