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24“汉教英雄会”华东片区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圆满落幕。我校学生团队依托本校一流学科优势,以“气象中文”课程为主题,在交流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最终荣获“汉教精英团队”荣誉称号。本次交流活动以“标准引领,创新驱动”为主题,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江西、福建七个省市22所高校的7支教师团队和20支学生团队参与了此次活动。我校文学院严梦恒、贺宁及国际教育学院的阮氏秋庄(越南)三位同学组队参加了本次线下交流。在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以“气象专业知识+中文表达能力+中外气象文化”为教学目标,精心打造“中文+气象”特色课程,在中文教学的同时科普中国双碳战略等举措,以全球变暖危机引发共情、驱动表达,展现了中国大国担当,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对此,现场评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将中文教学与气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进行了肯定。此次参加“汉教英雄会”线下交流不仅是我校与各大高校交流教学理念、展示教研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莘莘学子,希望荡漾。10月24日,“泰州日”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系列活动圆满举办。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泰有引力”数字人才发展推介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苑主体育馆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忙耕出席活动并致辞。“泰州日”作为泰州市委、市政府面向全国高校揽才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1+4”产业,分多条专线奔赴全国高校,用一天时间讲好泰州故事,表达泰州诚意,展示泰州形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泰州日”数字产业专线走进的首家高校。金自康表示,泰州市的资源优势与南信大的学科特色高度契合,前期校地双方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各二级学院纷纷与泰州相关企业开展了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希望校地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产学研对接、就业创业等方面有更多方位、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为泰州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转化助推增力。同时,他寄语参会的信大学子,抓住机遇与用人单位积极交流,将个人的发展与泰州的明天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陈忙耕表示,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
10月23日上午,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政企客户中心总经理罗一民、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朱长国一行来校推进校企合作。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座谈会。金自康对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一行来校交流表示欢迎。他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成效。他说,双方合作基础扎实,合作空间巨大,希望与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罗一民、朱长国分别介绍了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基本情况。他们表示,江苏移动“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的发展定位要求公司进一步密切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借助高校人才、科技资源推进创新变革,增强高品质信息服务供给能力。下一步,希望双方在人才招聘、基础通信、算力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会后,罗一民一行参观了我校光电研究院、网络信息中心、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见山园等地。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江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我校发展规划处、学工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会。罗一民讲话朱长国讲话金自康讲话
10月23日,我校2024年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在东苑田径场拉开了序幕。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校30个分工会、10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活动。闵锦忠说,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教职工体育锻炼意识的群体性运动。趣味运动会重在参与,各分工会广泛动员,认真组织,积极引导教职工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走向绿茵场、走向运动场,共同感受秋日的暖阳与美好,享受团体运动的激情与乐趣,同时展现每个分工会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在趣味横生的运动中强身健体、增进友谊、凝聚合力,共享快乐、搭建和谐的校园。他指出,活动组织要确保安全、有序,参赛人员要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人员的统一指挥,安全、有序参赛,组织人员要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防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确保广大教职工能够身心放松、安全参赛、收获欢乐。本届运动会共有协力竞走、球球大战、横扫天下和集体跳绳四个项目,活动各具特色和趣味,满足了不同教职工的爱好和兴趣,同时每个活动均需参赛团队成员默契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名次,对团队精神和协同观念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力竞走项目一开场便点燃了整个活动氛围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10月19日,数学与统计学院200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友返校座谈会在藕舫楼724顺利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校友办主任程艳丽,2000级学生辅导员罗军,学院教师代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校友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数学与统计学院执行院长刘文军主持。座谈会上,金自康代表学校向参加活动的校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2000级校友是母校划转江苏后的首届学生,也是母校从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意义非凡。2000年以后,学校发展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尤其是成为双一流高校以后更是发展迅速,在生源质量、学科建设、科研实力、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他希望学校的不断进步能给校友的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支持,无限延长学校对毕业生的“质保期”,始终服务校友成长。校友的发展和支持是母校办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他希望各位校友关注母校发展,也欢迎校友在事业发展上多与母校互动,寻找机会开展合作。之后,刘文军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说,学院从建校之初的基础部,发展成为现在的数学与统计学院,是一
近日,我校环科院廖宏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了题为“Unlocking Nitrogen Management Potential via Large-scale Farming for Air Quality and Substantial Co-Benefits”的研究论文。研究通过多模型集成方法,首次系统性评估了农业规模化与氮素管理相结合对中国氨排放、空气质量和经济效应的综合影响。对氨气的排放控制是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耕地弃耕等问题,制约了氮素管理技术的采用。政府多次提出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并已在部分地区进行实践。然而,农业规模化如何影响氮素管理并对氨排放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这一认识仍然有限。研究通过地理空间模拟技术预测了农业规模化后我国的田块规模和畜禽空间分布。通过破碎耕地的重新整合,我国2公顷的农场耕地面积扩大了3倍,大型养殖场的畜禽产量可占全部畜禽产量的90%以上。通过近2万个农场的调查显示,农业规模化可将氮素管理技术的采用率翻倍,显著增强减排策略的效能。传统农业制度下,氨的最大减
10月18日,复杂环境智能保障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中国兵器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爱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副所长张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副所长孙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胡岩峰、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周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清华大学教授陶晓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承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杨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戴跃伟作为学术委员会代表出席了本次年会,共同为复杂环境智能保障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我校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副校长马嫣主持。陈海山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们对实验室的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说,南信大起源于南京大学气象学院,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印洞朗对峙、南海维权等国家重大事件中,始终站在气象海洋等复杂战场环境保障的最前沿,彰显了南信大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学校多学科交叉发展,更是进一步实现了复杂环境保障主要技术领域的全覆盖。他指出本次学术年会不仅是对实验室一年工
10月19日-20日,2024第七届IEEE国际无人系统大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IEEE南京分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自动化学会自主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戴浩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姚富强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布鲁奈尔大学王子栋教授,IEEE南京分会执委、东南大学潘志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教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秘书长刘玉超研究员等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3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导与专家学者,400余名校内师生参与大会开幕式与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大会主办方向与会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当前无人系统研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飞速拓展,无人系统已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分
10月19日,大气院2000级校友毕业二十周年重返母校,70余位校友们从全球各地相约回到母校,相聚南信大。班级同学们邀请了时任任课教师、校长陈海山,大气院沈新勇、高庆九、李丽平、钟珊珊,时任班主任李京笃、郭品文、郑鲲鹏,时任辅导员张京波共同出席,校友办主任程艳丽,大气院党委书记周淑琴、大气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艳艳参加了此次座谈交流。本次活动由2000级校友韩照全主持。师生们共赴芳华之约,同忆母校之恩,齐叙师生之情,共谋发展之计。师生交流会现场交流环节,师生们畅所欲言。校友们分班级上台,一一对母校当年的悉心培养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非常感恩有这么好的机会相聚母校,同时对母校这些年来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并表示未来将一直支持母校的发展。老师们则回忆了往昔教学岁月,对大家现在取得的优秀成果以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感到欣慰,并表示永远以大家为荣。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满堂。交流环节过后,大气院党委书记周淑琴代表学院致辞,她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及学院的支持与帮助,简要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基本发展情况,表示南信大大气科学学科这些年来也在广大校友的努力与支持下
10月11日,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在常州市溧阳市召开年会。会上,我校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省5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这一荣誉的获得,得益于我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知识产权管理”五位一体的运营、服务和研究实体的有效运行。实施“五位一体”,激发创造活力。我校树立了知识产权强校的目标,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依托大数据与信息服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扩大专业服务团队。相继出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办法》等政策文件,充分调动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质量专利创造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2024年前三季度申请专利711件,授权56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3件,占比93.8%;获得软件著作权135件。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活动,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师生的知识产权实践创造能力。实施“五位一体”,增强创造质量。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展专利布局与专利导航工作,进一步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