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植物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浮游植物类群丰富多样,不同类群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会对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响应。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正在引起海洋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探知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变化、评估海洋环境和气候对浮游植物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海洋科学学院孙德勇教授课题组在开发区域和全球浮游植物深层次信息卫星产品基础上,开展了全球浮游植物对环境气候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该研究工作基于近几十年的全球观测数据,采用相关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浮游植物生物量、海洋环境和气候强迫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呈现空间不对称性,环境因子直接驱动生物量变化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副热带环流区;温度、光照和混合层深度对全球浮游植物年代际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赤道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区域,其中赤道太
11月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深化合作研讨会召开。我校副校长马嫣、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副校长Patricia Mulcahy出席会议。会上,马嫣与Patricia Mulcahy分别致辞。马嫣详细介绍了沃特福德学院在条件建设、培养方案、品牌打造、语言教学、质量保障、生源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效,并表达了期待在更多领域继续深化合作的愿望。Patricia Mulcahy对南信大的热忱欢迎和热情款待表示感谢,肯定了当前合作办学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双方深化合作表示了积极的回应。接着,双方高校围绕持续优化培养方案、相关课程置换、英语测试方案、研究生优录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随后,国际教育学院、巴哈马孔子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就进一步加深合作的意向与领域展开了积极探讨。双方均表示,通过此次会议,将不断丰富合作内涵,持续延续合作情谊,不断开创双方高校合作新局面。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国际事务部、计算与数学系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马嫣致辞)(Patricia M
11月8日,2024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沃特福德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马嫣、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SETU)校长Veronica Campbell,副校长Patricia Mulcahy等出席会议。会上,陈海山简要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悠久的合作历史,特别是近一年来双方的合作进展与成效。陈海山表示,沃特福德学院是我校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整合全校优势力量,聚力打造的具有鲜明“信息工科”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自学院成立以来,两校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在联合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同开展工作,办学成效初显:师资平台条件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未来,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南沃学院的发展,并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在教师互访、学生互派、科研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为服务两国高等教育、科技、产业发展产出更多成果。Veronica Campbell表示,爱尔兰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与中国的教育交流,未来也将继续支持中爱两国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希望通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持续探索创新联
11月8-9日,由中国信息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承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华东赛区选拔赛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华东赛区组委会委员、评委,我校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参赛队员、指导老师共计200余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刘佳主持。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闵锦忠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竞赛成绩。他表示,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所秉承的“探索、创造、梦想”的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发明的洪流中,在实现个人成长与突破的同时,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与财富这一办赛宗旨,与我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谋而合。他相信此次赛事的承办必将进一步激发我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助推我校双创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随后,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庄建军宣读比赛规则,商学院教授吴崇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楠分别代表全体评委和参赛选手发言。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的前身是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致力于激发和培养在校大学生创新发明能力的赛事,包含创新
2024年11月6日,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经典项目巡礼暨闭幕式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协办,省内多所高校承办,持续六个月,分阶段推出了每周经典导读、名家分享会、书评大赛、百万学子“云诵读”等系列活动。在本次江苏大学生读书文化节闭幕式上公布了百万学子“云诵读”活动优秀作品及江苏大学生书评大赛获奖作品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共有12名学生获奖。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王靖华同学的《发现与遮蔽:对萧梁文学的再观照——评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荣获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书评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并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言。沈文宇、刘畅同学荣获书评大赛二等奖。在百万学子“云诵读”活动中,刘奕涵同学《山谷里的回响》荣获“云诵读”推荐展示作品,王小丫、冯麒、赵旺龙、华姝瑶、程可心、张越言、任馨怡、文艳杰同学荣获“云诵读”优秀作品奖项。连续两届江苏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的书评大赛中均有特等奖斩获,是我院积极响应省教育厅部署实施以“悦读经典”为主题的江苏大学生读书行动计划,引导学子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学素养,切磋打磨作品的成果。文学院始终把培养学生
2024年9月20日至10月25日,副校长朱大梅在社科处相关人员陪同下,相继深入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等文科学院进行走访调研。调研过程中,各学院向朱大梅副校长汇报了学科建设、科研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重点介绍了学院科研人员构成、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科研成果产出与获奖、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制度建设以及下一步科研工作计划等方面的情况。尹才祥介绍了社科处在项目申报、成果管理、智库平台建设、阅江学刊和新文科建设等社科处主要工作、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推动文科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在交流互动环节,各学院就科研队伍建设、项目申报与立项、成果产出与认定、配套激励政策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针对提出的各类问题,朱大梅副校长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她要求社科处持续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学校文科发展质量提升。朱大梅进一步强调,我校文科发展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凝练、科研成果培育和转化等方面要明确目标,系统谋划;同时,在“新文科”建设背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商学院邱玉琢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气候风险应对与绿色生产力提升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与政策支持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旨在综合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与气候风险的复杂交互关系,在“多重系统耦合-多层规制统合-多元市场协调”三位一体逻辑统合下,全面揭示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调整的影响,深入阐释绿色生产力概念和内涵,并评价其在国家-地区-行业 -产业四个层面的演化机理和特征。通过构建气候风险应对与绿色生产力提升的协同分析框架,凝炼出协同推进的最优模式与实现路径,构建相应的政策簇,从而指导应对气候风险与协同推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实践。 该项目是我校“十三五”以来获批的第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推动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迈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对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类别,被社科界视为衡量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高层次科
11月8日,我校浦口经济开发区创新港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工作例会在行政楼428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并主持会议。会上,创新港党工委书记唐敏汇报了港区基本情况、前期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各职能部门及入驻港区二级学院围绕后勤保障、实验室建设、网络设施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以及防诈骗宣传教育等方面事项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在听取汇报和交流后,金自康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协同培养机制,这也是学校在浦口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设立创新港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初衷和目标。他强调,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应深刻认识创新港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创新港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各职能部门要坚持“首问负责制”,加强对港区相关事务的业务指导,主动提供服务,积极行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且高效推进;二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要全力支持和服务学生成长,督促导师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港区学生提供指导
11月7日下午,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勇一行来校洽谈交流。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参加会议,党委组织部、团委、人事处等相关负责人参与座谈会,会议由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 金自康首先对孙勇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我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我校依托气象特色,发展成为以大气科学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并在环境、信息学科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他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与昆山市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孙勇介绍了昆山市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政策等,对我校选派的挂职干部吴红艳教授在昆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未来在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我校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他表示,昆山市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希望通过与我校的合作,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座谈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还就共建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 同时,我校与昆山市企业代表召开了产学研对接座谈会,会议由我校科产处副处长
学校第五十四届田径运动会于11月7-9日隆重举行。来自全校30个分工会的900余名教职工运动健儿们同场竞技,在跳远、立定跳远、铅球、100米、1500米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全校运动会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拉开序幕。紧随学生运动员方队之后,由我校四个分工会组成的教师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闪亮登场。他们齐声高喊“师者风范,争锋赛场,拼搏向前,共创佳绩”口号,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走过主席台并向台上领导致敬。精神抖擞的状态,铿锵有力的步伐,高亢嘹亮的口号,无不彰显了南信大教职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三尺讲台挥洒汗水,田径赛场绽放激情。在随后的各项田径项目比赛中,参赛教师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无论是在跑道上的全力奔跑、你追我赶,还是沙场上腾空而起、奋力一跳,亦或是投掷铅球时的屏气凝神、全力一推,他们一次次不断超越、坚持不懈。老师们挥洒的汗水、昂扬的斗志、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充分展现了老师们个人出色的体能与技能,更彰显了教职工群体执着拼搏、团结向上的师者本色。赛场上温文儒雅的老师们全情投入、激情绽放,场上观众全力呐喊、热情燃烧,整个运动场成了一片热闹欢乐的海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