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经典项目巡礼暨闭幕式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协办,省内多所高校承办,持续六个月,分阶段推出了每周经典导读、名家分享会、书评大赛、百万学子“云诵读”等系列活动。在本次江苏大学生读书文化节闭幕式上公布了百万学子“云诵读”活动优秀作品及江苏大学生书评大赛获奖作品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共有12名学生获奖。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王靖华同学的《发现与遮蔽:对萧梁文学的再观照——评田晓菲烽火与流星》荣获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书评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并受邀作为学生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言。沈文宇、刘畅同学荣获书评大赛二等奖。在百万学子“云诵读”活动中,刘奕涵同学《山谷里的回响》荣获“云诵读”推荐展示作品,王小丫、冯麒、赵旺龙、华姝瑶、程可心、张越言、任馨怡、文艳杰同学荣获“云诵读”优秀作品奖项。连续两届江苏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的书评大赛中均有特等奖斩获,是我院积极响应省教育厅部署实施以“悦读经典”为主题的江苏大学生读书行动计划,引导学子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学素养,切磋打磨作品的成果。文学院始终把培养学生
2024年9月20日至10月25日,副校长朱大梅在社科处相关人员陪同下,相继深入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等文科学院进行走访调研。调研过程中,各学院向朱大梅副校长汇报了学科建设、科研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重点介绍了学院科研人员构成、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科研成果产出与获奖、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制度建设以及下一步科研工作计划等方面的情况。尹才祥介绍了社科处在项目申报、成果管理、智库平台建设、阅江学刊和新文科建设等社科处主要工作、工作成效以及下一步推动文科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在交流互动环节,各学院就科研队伍建设、项目申报与立项、成果产出与认定、配套激励政策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针对提出的各类问题,朱大梅副校长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她要求社科处持续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学校文科发展质量提升。朱大梅进一步强调,我校文科发展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凝练、科研成果培育和转化等方面要明确目标,系统谋划;同时,在“新文科”建设背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商学院邱玉琢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气候风险应对与绿色生产力提升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与政策支持研究》获批立项。该项目旨在综合传统经济分析框架与气候风险的复杂交互关系,在“多重系统耦合-多层规制统合-多元市场协调”三位一体逻辑统合下,全面揭示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调整的影响,深入阐释绿色生产力概念和内涵,并评价其在国家-地区-行业 -产业四个层面的演化机理和特征。通过构建气候风险应对与绿色生产力提升的协同分析框架,凝炼出协同推进的最优模式与实现路径,构建相应的政策簇,从而指导应对气候风险与协同推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实践。 该项目是我校“十三五”以来获批的第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推动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迈出了具有标志性和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对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类别,被社科界视为衡量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高层次科
11月8日,我校浦口经济开发区创新港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工作例会在行政楼428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并主持会议。会上,创新港党工委书记唐敏汇报了港区基本情况、前期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各职能部门及入驻港区二级学院围绕后勤保障、实验室建设、网络设施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以及防诈骗宣传教育等方面事项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在听取汇报和交流后,金自康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工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协同培养机制,这也是学校在浦口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设立创新港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初衷和目标。他强调,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二级学院应深刻认识创新港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构建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创新港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各职能部门要坚持“首问负责制”,加强对港区相关事务的业务指导,主动提供服务,积极行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且高效推进;二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要全力支持和服务学生成长,督促导师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港区学生提供指导
11月7日下午,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勇一行来校洽谈交流。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参加会议,党委组织部、团委、人事处等相关负责人参与座谈会,会议由我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 金自康首先对孙勇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我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我校依托气象特色,发展成为以大气科学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并在环境、信息学科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他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与昆山市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孙勇介绍了昆山市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政策等,对我校选派的挂职干部吴红艳教授在昆山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未来在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我校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他表示,昆山市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希望通过与我校的合作,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座谈会上,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还就共建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 同时,我校与昆山市企业代表召开了产学研对接座谈会,会议由我校科产处副处长
学校第五十四届田径运动会于11月7-9日隆重举行。来自全校30个分工会的900余名教职工运动健儿们同场竞技,在跳远、立定跳远、铅球、100米、1500米等多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全校运动会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拉开序幕。紧随学生运动员方队之后,由我校四个分工会组成的教师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闪亮登场。他们齐声高喊“师者风范,争锋赛场,拼搏向前,共创佳绩”口号,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走过主席台并向台上领导致敬。精神抖擞的状态,铿锵有力的步伐,高亢嘹亮的口号,无不彰显了南信大教职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三尺讲台挥洒汗水,田径赛场绽放激情。在随后的各项田径项目比赛中,参赛教师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无论是在跑道上的全力奔跑、你追我赶,还是沙场上腾空而起、奋力一跳,亦或是投掷铅球时的屏气凝神、全力一推,他们一次次不断超越、坚持不懈。老师们挥洒的汗水、昂扬的斗志、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充分展现了老师们个人出色的体能与技能,更彰显了教职工群体执着拼搏、团结向上的师者本色。赛场上温文儒雅的老师们全情投入、激情绽放,场上观众全力呐喊、热情燃烧,整个运动场成了一片热闹欢乐的海洋。历
11月6日,我校举行学生校长助理团交流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党校办副主任吴楠楠主持。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滕鹤铭代表助理团进行了工作汇报。他从任期内提案上会情况、任期内工作完成情况、团员成长情况三个方面总结了第七届成员在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自任职以来校长助理团成员积极发现校园问题,形成完整提案2份,参与学校职能部门的辅助工作22项,每周定期形成《信大周报》和《一键通周报》共计47期,积极拓宽沟通渠道与兄弟高校开展学习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同时,团内成员在学业上高质量发展,多名成员成功推免研究生,并斩获多项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未来学生校长助理团成员将继续谨记南信大精神,为学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会上,11名学生校长助理团代表分别从团内负责工作、成长经历、未来展望等方面分享了任职期间的体会与感悟。陈海山对第七届学生校长助理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与感谢。他从荣誉、责任、传播正能量、成长四个方面对校长助理团成员提出要求。他表示,学生校长助理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助理团在履职期间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南信大学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今后的
11月5日上午,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华东区主任、英国驻沪领事Cat Sinclair-Jones一行来校访问,并进行座谈。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会前,Cat Sinclair-Jones一行参观了雷丁学院文化墙和特色教室,对我校学生精彩的讲解十分赞叹,同时对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深感认同。会上,马嫣首先代表学校对Cat Sinclair-Jones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对我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和国际化工作情况,重点回顾了近年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及举措成效。她说,多年来,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持续拓展交流合作,深耕国际化人才培养,打造中外合作教育品牌,学生规模及毕业生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合作成效显著。她表示,希望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支持下,进一步增进中英学生交流,促进教师合作互访,推广国际产学研计划,积极架起中英教育合作发展的桥梁。Cat Sinclair-Jones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对南信大和雷丁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度赞赏。她介绍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中英跨国教育
1月6日上午,沁园42幢和43幢学生宿舍项目举行开工活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集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冯刚,江苏省公建中心副总经理华峻一,副校长韦忠平、金自康及参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开工活动由金自康副校长主持。沁园42幢和43幢学生宿舍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于2023年11月20日批复项目建议书,并纳入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集中建设。韦忠平副校长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寄托着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凝聚着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学校住宿紧张的压力,切实改善学生住宿生活条件。希望各参建单位在省公建中心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集中建设优势,密切协作,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快工程进度;加强防范,强化责任,突出安全施工;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力争打造优质工程,经得起历史和师生检验。华峻一副总经理指出, 本项目作为省公建中心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的首个集中建设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开始,也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要求各参建单位要通力合作,强化责任担当,尤其总包单位南京八建要承担起关键角色,为南信大学子打造高标
2024年11月5日上午,南通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赵怀斋一行来我校调研。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主持。 金自康对赵怀斋一行来校表示欢迎,并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发展情况,期待双方在未来进一步增进交流、相互学习、深化合作,携手为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赵怀斋向我校介绍南通理工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战略务实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会双方就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 会前,南通理工学院一行在金自康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我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