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26届学生考研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考研形势,明确考研目标,掌握备考技巧,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于10月16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成功告厅举办了2026届考研经验交流会暨考研动员大会。本次大会邀请了24届考研优秀学子,25届保研精英,云天教育集团等知名机构专家,为同学们作考研、保研经验分享及备考规划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22级辅导员出席本次会议,2022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会议。会议由相晨主持。大会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序幕。他阐述了考研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的深远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展示了近年来毕业生的升学情况,鼓舞同学们锚定考研目标,科学规划,坚定信念,勇攀高峰。他承诺,学院将不遗余力地为考研学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营造最佳学习氛围,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在经验分享环节,考取北京大学的胡国成、上海大学的谢晓雪、苏州大学的陈苏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张宇等四位24届毕业生通过结合自身的考研经历,生动讲述了考研目标学校的选择、考试科目的确定、初试和复试的备考策略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心路历程。25届刚刚成功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直博的高远,从学
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0月16日中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阅江楼227会议室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暨团学干部培训大会。学院党委书记张京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出席大会,全体青马班学院和团学干部参加培训。大会由分团委书记陆燕主持。大会伊始,学院领导为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颁发聘书,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新一届组织成员的勉励。张京波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学生组织的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积极动员每一个同学参与到活动中去。张京波表示,学生干部要提高工作标准,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凡事尽力而为,力求上进,打好学院品牌;提高对自己的标准,做好学生本职,不忘本,切忌沾染社会不良风气,做到“思想好,身体好,心理好,品行好,学习好,工作好”,作为学生干部,最大的收获应当是在工作中得到提高的各项能力和素质,有多少付出,才有多少回报。公开课主讲人顾悠扬讲述了她在南京、扬州、泰
10月16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明德楼N104教室举办“e起扬帆,筑梦远航”朋辈讲堂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21级腾讯实验班邹杨和同学、刘炳杉同学作为嘉宾进行学习和科创经验分享,以帮助同学们做好学涯规划,激发创新意识,推动学业互助。23级腾讯实验班全体学生及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本次活动由龚宇城同学主持。邹杨和从学习方法入手,围绕如何提升数学、算法基础、编程实力等方面分享了他的学习历程。他提到,与高中不同,大学的学习需要更强的主动性和计划性,合理分配时间,做好及时的预习和复习是他成绩优异的秘诀。他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关于竞赛,邹杨和认为,相较于注重天赋的acm程序设计竞赛,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具优势且更容易入门的数学建模竞赛和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关于科研,他认为兴趣是第一动力,由兴趣为引,外加导师助力,大二开始准备,起步或许艰难,但只要坚持尝试,终究会有收获。刘炳杉从他丰富的考证经历谈起,跟同学们分享了拓展学科视野,提升计算机
为了解学院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研究生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学生的服务和管理,10月16日,地科院党委书记殷跃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平、研究生辅导员马云超赴园区看望研究生并召开学生座谈会。殷跃峰首先表达了学院和导师们对园区学生的挂念和关心。同学们围绕学习科研以及交通通勤、住宿、医疗、饮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做了汇报和交流,并提出相关建议。针对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学院领导老师予以了充分关切并进行了回应,并表示会将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殷跃峰在总结中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继续保持优良学风。明确学习目标,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加强自律,培养慎独精神。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学习探究。二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研究生会、班团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充实研究生生活。主动参加园区管委会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三是加强联系主动融入。要主动与导师、学长联系,获得学业指导。主动与园区领导老师联系,获得最近的帮助和关心。主动融入园区,增强对园区的亲和感和归属感。园区环境清新、干净、宁静,同学们的状态要昂扬、干劲、前进。座谈会结束后,学院领导
为使书院2024级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与生活,了解大气科学类培养分流政策及学校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创新创业学分管理、素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宿舍管理、违纪处分等相关政策,龙山书院于10月16日召开新生教育管理主题年级会,龙山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张皓、学办主任汪瑶及2024级新生参加本次会议。活动伊始,张皓介绍了龙山书院大气科学类培养的基本情况,对2024级大类分流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五个课程模块的基本情况,使同学们对分流政策有所了解以便于提前规划与准备,并向同学们提出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综合素质、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积极乐观心态的五点建议。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汪瑶对《学生手册》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详细解读了学生手册中的要点,提出了我校学生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学生的基本行为素养标准,包括学位授予条件、违规违纪处理办法、请假制度以及创新创业学分的具体信息,并强调了学风建设以及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在此期间,汪瑶老师以形象生动的事例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相关政策,以端正行为与态度,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些要点的强调都是为了帮助新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更好的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
为持续推动我院优良学风建设,贯彻落实奖学金评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10月14日下午,环科院在学科一号楼N201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校长奖学金初审答辩会。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敏、学办主任张龙华、分团委书记阮小燕、辅导员吴樟、马俊辉出席答辩会并担任评委,2023级、2024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了此次答辩会。经学生申请、资格审查和材料鉴定,学院共选出了6名优秀学生参加本次校长奖学金初审答辩。答辩学生依次从思想政治、学习情况、科创成果、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自我展示。会上,吴樟首先强调了校长奖学金评选的规则和流程,希望低年级同学积极向优秀学长学姐看齐,争取再创佳绩!随后,答辩学生根据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展示,从思想状况、学业课程、工作情况、双创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汇报大学期间的收获。6位同学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表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方面成果显著累累,每位答辩人都手握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和奖项。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们认真聆听每一位答辩人的陈述,他们的答辩让人振奋,取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他们经年累月砥砺前行的足迹,展现了他们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10月17日上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主任王志萍、物理教研室主任钱超义、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邱文彬等一行6人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调研交流。我院副院长赵德林、院长助理杨翠红、应用物理系副主任王璐以及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崔芬萍、陈宣、叶影老师等出席调研会,会议由赵德林主持。会上,赵德林从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概况,对学院的专业发展、公共基础实验课的开设和专业教学实验室等情况做了重点介绍。王志萍、钱超义介绍了来访目的,并就专业培养方案、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教学和挂牌上课、学生创新竞赛、物理专业实验室及基础光电实验室建设等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交流,并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我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调研期间,王志萍一行参观了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室和光电专业实验室,实地了解我院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安排运行情况,并参观了光电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交流会现场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管理工程学院考研工作,落实《管理工程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工作促进办法(试行)》工作,10月17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在阅江楼325室召开2021级本科生考研工作推进会。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巩在武、书记俞书平、副院长曹玲、各系系主任、2021级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管理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吴华主持。会上,吴华介绍了2021级本科生整体考研报考情况、目前考研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巩在武建议考研同学们充分了解相关院校的报考结构,针对不同院校的考试难度提出了专业建议,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与效率;俞书平提醒同学们适当前置院校报考确定工作、避免扎堆报考同一院校、用心用情做事、提高成功上岸率;曹玲介绍了学院专业课辅导相关工作,指出全员一盘棋,共同做好2021级本科生考研指导工作。与会老师们分享交流了考研指导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管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全力帮助考研学生,为学生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在接下来的二个月时间里,进一步激励同学们增强考研信心、合理推进复习计划、有效疏导情绪,全力以赴,争创考研佳绩!
为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对边界层气象与山地气象研究领域的了解与认知,10月16日下午,大气物理学院特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学龙研究员来校在气象楼1114作学术报告,题目为“独特的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报告由大气物理学院陆春松教授主持。报告中,陈学龙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第2次青藏高原科考中,其研究团队对青藏高原边界层的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存在厚达3-5km的大气边界层。这种深厚的边界层往往发生在非季风期,而季风期的边界层高度相对较薄。之后指出,青藏高原上空急流的位置和高位涡垂直结构影响了边界层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厚达5 km的大气边界层。高原对流层上部高位涡值对应急流偏南,急流偏南造成动量向下传输引起对流层顶折叠以及高原风速增加,垂直混合增强,边界层高度增加。最后,探讨了西风带与山谷地表风速、感热通量和大气边界层增长的正反馈过程。当青藏高原对流边界层高度增加时,边界层顶的夹卷过程将西风带中的动能向下传输,导致地表风速增加,湍流动力阻碍降低,感热通量增强,近地面湍流动能增强,并最终使边界层顶持续抬高,形成正反馈过程。报告后,陈学龙研究员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大家表示从深入浅出的
10月14日,大气物理学院大气探测专业1974级12位校友重返母校,在气象楼1114会议室欢聚一堂举行校友座谈会,畅聊师生情同窗谊。校友办主任程艳丽、院长夏海云、副院长陆春松、副院长卜令兵等领导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建坤主持。 会议伊始,程艳丽代表学校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并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尤其是学校管理体制划转到江苏省管理以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随后,夏海云对学院基本情况、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向校友们一一作了详细地展示。校友们聚精会神的听取了汇报,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感叹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感谢学院对此次返校活动给予的支持。 校友代表、74级大气探测班班长吴桂强校友向学院赠送了亲手书写的书法中堂,祝愿学院继往开来,越办越好。 座谈会后,校友们登上争先号观光车,依次参观了见山园吴为山雕塑馆、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等校内教学实践场所,切身体会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优良条件。 五十载峥嵘岁月,再聚首青春依旧。五十年前,校友们带着梦想与憧憬,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