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管理工程学院考研工作,落实《管理工程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工作促进办法(试行)》工作,10月17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在阅江楼325室召开2021级本科生考研工作推进会。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巩在武、书记俞书平、副院长曹玲、各系系主任、2021级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管理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吴华主持。会上,吴华介绍了2021级本科生整体考研报考情况、目前考研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巩在武建议考研同学们充分了解相关院校的报考结构,针对不同院校的考试难度提出了专业建议,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与效率;俞书平提醒同学们适当前置院校报考确定工作、避免扎堆报考同一院校、用心用情做事、提高成功上岸率;曹玲介绍了学院专业课辅导相关工作,指出全员一盘棋,共同做好2021级本科生考研指导工作。与会老师们分享交流了考研指导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管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全力帮助考研学生,为学生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在接下来的二个月时间里,进一步激励同学们增强考研信心、合理推进复习计划、有效疏导情绪,全力以赴,争创考研佳绩!
为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对边界层气象与山地气象研究领域的了解与认知,10月16日下午,大气物理学院特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学龙研究员来校在气象楼1114作学术报告,题目为“独特的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报告由大气物理学院陆春松教授主持。报告中,陈学龙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第2次青藏高原科考中,其研究团队对青藏高原边界层的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存在厚达3-5km的大气边界层。这种深厚的边界层往往发生在非季风期,而季风期的边界层高度相对较薄。之后指出,青藏高原上空急流的位置和高位涡垂直结构影响了边界层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厚达5 km的大气边界层。高原对流层上部高位涡值对应急流偏南,急流偏南造成动量向下传输引起对流层顶折叠以及高原风速增加,垂直混合增强,边界层高度增加。最后,探讨了西风带与山谷地表风速、感热通量和大气边界层增长的正反馈过程。当青藏高原对流边界层高度增加时,边界层顶的夹卷过程将西风带中的动能向下传输,导致地表风速增加,湍流动力阻碍降低,感热通量增强,近地面湍流动能增强,并最终使边界层顶持续抬高,形成正反馈过程。报告后,陈学龙研究员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大家表示从深入浅出的
10月14日,大气物理学院大气探测专业1974级12位校友重返母校,在气象楼1114会议室欢聚一堂举行校友座谈会,畅聊师生情同窗谊。校友办主任程艳丽、院长夏海云、副院长陆春松、副院长卜令兵等领导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建坤主持。 会议伊始,程艳丽代表学校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并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尤其是学校管理体制划转到江苏省管理以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随后,夏海云对学院基本情况、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向校友们一一作了详细地展示。校友们聚精会神的听取了汇报,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感叹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感谢学院对此次返校活动给予的支持。 校友代表、74级大气探测班班长吴桂强校友向学院赠送了亲手书写的书法中堂,祝愿学院继往开来,越办越好。 座谈会后,校友们登上争先号观光车,依次参观了见山园吴为山雕塑馆、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等校内教学实践场所,切身体会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优良条件。 五十载峥嵘岁月,再聚首青春依旧。五十年前,校友们带着梦想与憧憬,相聚
为进一步营造学院双创氛围,提升新生入学教育成效,夯实学院学风建设成果,遥测院于10月17日在北辰东阶教室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动员培训会暨2024级新生入学系列教育。2024级全体新生及各年级意向参加双创竞赛学生参加,会议由院团学组织负责人王玄芝主持,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朱亚宾主讲。在新生入学教育部分,朱亚宾为所有新生作了《青年大学生在双创竞赛中锤炼品格》的专题报告。他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勉励大家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双创的期望,在双创实践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报告还从为什么参加双创竞赛,参加哪些双创竞赛,如何参加双创竞赛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强调,双创竞赛是青年大学生最重要的实践平台,国家、社会和高校都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双创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励志成长。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动员培训环节,朱亚宾着重介绍了“挑战杯”赛事的历史沿革、赛道设置以及参加要求等。他指出,遥测院属于工科学院,相关专业都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他希望同学们能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外籍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雷丁学院于2024年10月17日举办“以评促教 教学相长”外籍教师教学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活动邀请学校国际督导组组长许先文、国际督导组成员李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慧及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雷丁学院教学秘书吴婧钰参加。在教学观摩环节中,雷丁学院英语外教Ihsan Safi和环境工程专业外教Johnson Anbu Clemensis 从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两个方面为大家带来课堂展示。课后,外教与观摩团成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每节课的教学亮点及改进之处,许先文和李琰从学生反馈、授课方式、课堂活动等多个方面对授课进行点评,强调了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课堂反馈的及时性等教育教学要求的重要性。周锦表示雷丁学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希望外籍教师能够融通中外,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雷丁学院将坚持开展此类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不断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观摩现场观摩后与授课教师Ihsan Safi进行研讨观摩后与授课教师Johnson Anbu Clemensis进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以赛促学、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教师教育学院于10月13日组织开展“学习达人”挑战赛活动。本次挑战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江苏历史文化知识等为主要内容,以学习强国平台为题库来源,设置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并结合《关于组织参加2024江苏“学习达人”挑战赛工作的通知》做好赛事相关工作。在前期报名和赛前学习阶段,同学们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学院掀起了思政学习热潮。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作答,工作人员认真监考,保证比赛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本次“学习达人”挑战赛的举办,展现了师范学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起到了思想引领和促进理论学习的作用。未来,教师教育学院将继续激发同学们理论学习热情,提高同学们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鼓励同学们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活动现场
10月13日,大气院在气象楼423室举办了“铭记光辉历程,研途携手筑梦”研究生会主题交流活动,旨在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综合素质。活动由研会主席团成员高楠主持,大气院第19届研究生全体成员参加。活动伊始,高楠首先做2023-2024学年院研究生会工作汇报。她回顾了研会在过去一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会工作的展望和规划,为新学期研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随后,全体成员共同观看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影片。影片中,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生动再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学们被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艰辛探索的时代精神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互动环节中,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讲述了自己家乡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小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新时代青年责任的思考和担当,还积极分享了对新中国史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此外,活动还设置了趣味游戏和抽奖环节,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
10月16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滨江楼报告厅举行2024级新生入学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环科院全体院领导、系部负责人、辅导员、新生班主任以及2024级全体新生参加了开学仪式。仪式由院党委书记屈家安主持。入学仪式在2024级迎新视频的剪映中拉开了序幕。奏唱国歌后,朱大梅首先致辞。她对环科院331名新生的到来表示诚挚祝福与热烈欢迎并指出,大学是成长的新起点、奋进的加油站、理想的中转处,祝愿大家在大学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光彩。同时她对同学们提出五点殷切期望:一是心怀感恩。她希望同学们铭记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导之恩、朋友陪伴之恩,传递温暖与爱;二是懂得珍惜。她表示,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之一,要懂得珍惜把握每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三是胸怀家国。她期望大家学习与传承优良校风校训,把自我发展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四是练就本领。她勉励同学们利用好大学资源与平台,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让不懈奋斗成为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五是严守底线。她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院长廖宏针对学院发展历程、学科专业、
10月16日下午,中科星图金能(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宋鑫副董事长一行4人来海洋科学学院调研交流,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勤、院长董昌明及其他相关领导与教师代表出席,会议由党委书记陈相勤主持。董昌明院长对宋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及科研情况。他希望中科星图金能(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能与学院携手推进科学技术领域的业务合作,尽快推动产学研合作育人,实现互利共赢。宋鑫副董事长简要介绍了中科星图的企业特色,并重点阐述公司在能源开发、无人机应用和深海装备研制等方面的业务情况。他表示期待与海洋科学学院共同推进智能无人装备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会上,双方分别就科研平台共建、校企科研项目攻关、技术团队合作方向及产学研协同育人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前,宋鑫副董事长一行还先后参观了学院海洋工程与智能无人装备实验室、海洋声学实验室。此次院企交流,正式建立了双方的互信联系,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科技成果的对外宣传,为下一步合作指明方向。调研交流
为进一步强化学院双创工作成效,提升学生参与双创竞赛的积极性与参与度,10月15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科一号楼S205召开双创工作推进会。会议特邀教务处双创中心主任任团伟、校团委梅润杰老师出席,环科院副院长徐德福、院长助理蔡炜、教师与辅导员代表以及学院各班级科创委员共同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徐德福首先对教务处和校团委为学院双创工作长期来的支持与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随后他表示,环科院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创工作也是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与反映学院的综合实力。他希望有更多学子能积极参与到双创竞赛中来,学院也会从师资指导、科研奖励等多方面提供最大的支持。之后,蔡炜总结了现阶段学院双创工作的推进情况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接着,任团伟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现状引入,从“赛道的选择“,”选题的裁定“,”思考的角度“等方面多角度指导环科院学子应努力的方向,并着重强调了思考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既要敢创,又要会创。梅润杰梳理了近两年国赛获奖作品,重点强调了双创竞赛中选题与团队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提交的作品要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