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路线的教育,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化学与材料学院于10月24日在逸夫楼S427举办了主题为“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的初级党校课程培训。本次党课培训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奚桂华主讲,学办主任赵欣以及2024级全体学生共同参加。培训伊始,奚桂华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深入阐释“两个维护”的重大意义。同时,他也详细解释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他强调,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两个维护”至关重要,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勉励青年学子,要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本次党课内容充实,易于理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两个维护”和“四个坚持”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拓宽国际视野,2024年10月25日上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微波楼二楼会议室举办了以“智能建筑概述:从能量收集、监控到储能管理系统”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特邀法国留尼汪大学Nour Mohammad Murad教授主讲,由万发雨教授主持,学院研究生参加。在报告会上,Nour Mohammad Murad 教授率先对法国留尼汪大学进行了扼要的介绍。他生动地描绘了这所大学的独特风貌、学术优势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贡献。紧接着,Nour Mohammad Murad教授将重点转向了基于智能建筑概念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能量收集、监控以及储能管理系统方面。他详细阐述了能量收集的多种方式及技术应用,包括如何巧妙地利用各种先进手段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能量,为智能建筑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在监控环节,他深入讲解了物联网技术(IoT)在智能建筑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建筑内各类物理参数的精准测量,以及如何借助这些数据实现对建筑设备的高效监控和管理,尤其是在控制空调耗电量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对于储能管理系统,Nour Mohammad Murad教授介绍了其研发和测
2024年10月25日上午,由文学院举办的“明德·语言文学跨学科高层论坛系列讲座”在文德楼S517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江苏第二师范文学院赵敬鹏副院长(主持工作)作题为“明清小说与图像关系研究”的讲座。讲座由赵霞教授主持,文学院教师、全体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与了这此讲座。会议伊始,赵霞教授对赵敬鹏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地欢迎,并介绍了赵老师的研究方向,工作经历和个人荣誉。随后,赵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明清小说与图像研究的关系。讲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明清小说的图像传播,赵老师以赛珍珠所译的《水浒传》为例,通过赛珍珠三个版本《水浒传》插图的变化,尤其对48版珂弗罗皮斯的插图做详细地分析与说明,以插图中脸谱化的任务和其动作的表演性,说明了中国戏曲文化对珂弗罗皮斯绘制插图的影响;二是图像与明清小说,赵老师以《儒林外史》为例,说明图像与文本的关系,插图的绘制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但插图作为接受的一部分,在文字和插图的转变中,不可避免地压缩了文本的时间与内涵;三是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方法,赵老师提出,在研究文学与图像时,应有广阔地研究视野,注意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观察图像和文本
为进一步激发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10月24日在临江楼A101报告厅,学院特邀孙玉宝教授为电信院师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周华副院长主持。孙玉宝教授以“五位一体 全力打造双创教育的南信大新范式”为主题,从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实践课程体系、项目孵化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工作上的整体布局和工作成效。在项目培育和遴选方面,孙教授强调要充开展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注重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凝练和市场推广经济效应。在竞赛流程和指导方面,他重点介绍了赛事安排、参赛要求及评价标准等,并分享了自己带队参赛的经验和答辩技巧。最后,他鼓励师生们积极参赛,通过双创活动展示团队的科研成果,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双创赛事的认识,也为学院双创重点工作明确了方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科教融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贡献力量。讲座现场
10月22日,电信院第83期研究生“勤笃”学术论坛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以“硕士三年应该这样规划”为主题,主讲嘉宾为2024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班的贾洪川和余永泽。论坛由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董文超主持。贾洪川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在硕士三年中的学习经历以及心得感悟。他强调万事开头难,在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清晰时,要主动与导师或者同门师兄师姐沟通,梳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身为一名工科研究生,实践能力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需熟练运用软硬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升文献检索能力以及主动寻求团队合作,如此才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在科研过程中遭遇问题时,也要勇于大胆提出,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去求证,秉持端正的科研态度。即便面对失败,亦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贾洪川倡议同学们尽早做好规划,而后朝着目标奋力前行。余永泽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硕士研究方向,然后着重讲述自己的思想转变,从刚开始的迷茫到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并朝之奋斗。硕士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工作,成果丰硕,著有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与此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硕士学习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最后,余永泽向同学们
为强化学院学生专业认同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全面发展、创新思辨、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10月18日至20日,大气组织本科生赴温州气象系统实践访学。此次访学由大气院院长助理、拔尖班班主任陈国森教授、辅导员范楚楚及左泉老师带领三十名本科生共同参加。实践访学期间,同学们分别前往温州市气象局、大罗山雷达站、乐清市气象局进行参观学习。19日,同学们参观了温州市气象局科普馆与演播室,体验了温州市天气预报、3·23气象日访谈等节目的制作过程,在气象预报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黄克慧着重介绍了气象部门的业务流程、观测网络、移动服务、专业服务等工作内容。随后,温州市气象台副台长、我校98级校友吴贤笃与同学们座谈,就温州市气象部门基本情况、目前科技创新成果等展开交流。会上,吴贤笃详细介绍了温州市气候特征,阐述了温州市气象局机构设置情况与多业务、多部门合作的工作特点。随后,双方进行了实践教学基地及优质就业基地授牌仪式。下午,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大罗山雷达机房,实地了解了雷达的控制系统,深深惊叹于雷达系统的复杂,了解了利奇马、文娜、桑美、麦莎等台风的雷达预报资料获取过程。20日,乐清市气象
近日,龙山书院第六期党校初级班开班典礼暨党课第一讲“学党史葆初心永恒 ,立信仰谱青春华章”在风云剧场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夏茉莉教授主讲,我院第二联合党支部书记张捷就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龙山书院入党积极分子选拔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夏茉莉教授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及消费水平的数据为例,运用生动的语言,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讲解,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我国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态势。随后,由浅入深,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性、革命性、时代性。接着,抛砖引玉,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为脉络,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程,加深了大家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最后,她带领大家从坚持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我革命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并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谱写壮丽的青春华章。随后,张捷老师对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及《龙山书院入党积极分子选拔细则》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相关解读,为同学们明确了入党的路径和
为引进校外优质资源,搭建创新、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同时激励书院学子向优秀典范学习,提升自我认知与综合素养,为日后发展方向做好合理规划,龙山书院于10月23日在明德楼S203举办第十四期龙山导师论坛暨导师聘任仪式。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韩存博作经验分享,书院副院长朱建和书院2023级学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皓主持。活动伊始,举行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朱建为韩存博颁发校外导师办法聘书,此次聘任仪式体现了书院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贯通,以及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持续追求和创新。随后,韩存博从气候变化因素,气象站点分布,地形态势等方面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地域特征,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详细阐述了青藏地区的气象研究工作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复杂处境,表达了对同学们未来可以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奉献自己,助力中国气象业进一步发展的期望。接着,他按照时间顺序,以自己的求学阶段为序,通过数据分析表,参数公式计算等典例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结合生活经验与科研历程,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奋斗故事。最后,韩存博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希望大家不懈努力,培养学术品
为了帮助新生加深对创新创业竞赛的理解,鼓励新生积极参与科创活动,龙山书院面向2024级新生于10月25日在风云剧场举行双创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由龙山书院2024级新生辅导员刘金星老师主持,同时邀请杨璐、王志国、薛捷三位优秀学子进行经验分享。 首先刘金星对大学里的科创活动进行了总体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参加科创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参加科创活动对于个人全面发展、团队精神培养等方面的作用,随后具体介绍了竞赛的分类以及参与科创活动的准备工作和实践路径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尝试。分享会的第二部分是三位优秀学子的科创经验分享,三位同学结合自身参加学科竞赛及申报大创项目等科创活动的经验,鼓励同学们提前规划大一大二的学习计划,特别指出对于低年级,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提升个人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助力,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类数学竞赛的时间及交易的备赛计划。三位优秀学子分享完毕后,现场同学就竞赛相关事宜积极提问,现场互动热烈。通过优秀学子的分享和经验传授,同学们对各类竞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投身竞赛的热情和信心。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同学能够积极投身各类竞赛活动,不
10月23日,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开展2024-2025学年第三期学术报告会。此次会议邀请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Francis Zwiers教授作报告,由院长助理、拔尖班班主任陈国森教授主持,全体拔尖班同学参与此次报告会。气候模式一直是气象科学家们进行试验的重要工具。Francis Zwiers教授以”What is a climate model and how should we expect it to perform?” 为题,向拔尖班同学简要介绍了气候模式。他指出,气候模式主要分为EBMs, AOGCMs, ESMs, EMICs和RCMs等,其本质是将大气科学中重要的牛顿定律、热力学定律、辐射定律等参数化后投入计算机求解。为帮助同学们更具体理解这一过程,Zwiers教授给出了如SRES等一些气候模式计算结果的例子,并阐述了ESMs中需要纳入考虑的化学、生物、物理要素。然而,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也难以忽略。Zwiers教授展示了不同排放背景下,模式所预测出截然不同的全球气温,与MIROC对温哥华降水的误报,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了气候模式的不完全可靠、及难以预报极端事件的特点。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