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考研学子更全面地了解复试、调剂工作流程,掌握复试技巧,增强备考信心。3月4日晚,大气院于气象楼报告厅召开“大气·有成”2025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复试指导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艳艳、信大云天教育李阳阳老师出席,毕业班辅导员以及全体考研同学参加,会议由学办主任赵魏丹主持。大会伊始,李阳阳从考研复试基础问题、复试准备、注意事项和调剂指导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细致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同学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强调,复试是考研的重要环节,同学们要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复试要求,有针对地准备笔试和面试内容,同时也要保持积极心态,从容应对挑战。李艳艳在讲话中表示,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大气学子的考研工作,鼓励同学们既要全力以赴还要借力而行,充分利用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以及学院的力量,积极获取资源和经验。最后她强调,大气科学学院永远是大气学子的坚强后盾,会以最大的力气助力大家成功上岸。会上,成功上岸的2024届优秀学子代表冀瑶、聂汇丰也分享了各自的复试经验。冀瑶学姐从笔试准备、面试流程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鼓励学弟学妹们相信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复试。聂汇丰学姐重点分享了笔试复习方法、英文自我
大气院于3月5日晚在气象楼423开展第181期研究生风云论坛,2023级博士研究生郭炳瑶、2024级硕士研究生秦毅分享了近期的学术成果,李伟教授参加活动并进行了点评。郭炳瑶以《对基于物理过程的热带气旋降雨模型的改进 》为题进行报告,她在报告中介绍了目前各种TC降水模式的优点及不足,主要对降水方程中的降雨效率和垂直速度进行修正改进,研究采用WRF四层嵌套进行模拟,用连续方程计算边界层顶垂直速度,并加入平流订正,对预报结果有显著提升。秦毅的报告题目是《秋季北大西洋偶极型海表温度异常对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影响》,他挑选了近十年内发生“东北-西南”偶极时西南干旱的典型年份,并分析了大气环流背景、水汽通量异常场、垂直速度、总云量、净短波辐射通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等,发现秋季北大西洋海温对西南地区干旱存在影响,并通过数值模式加以验证,证明秋季北大西洋冷暖海温偶极是造成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李伟教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作出了精彩点评,并对他们的科研工作出了相应指导。这次论坛拓宽了同学们的科研思路,增进了同学们的科研进展。活动现场
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工作处主办、龙山书院承办的“有效应对——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专题讲座于3月5日下午在风云剧场举行。本次讲座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沈永健教授主讲,龙山书院党委书记文亚平主持,龙山书院2024级全体学生参加。沈永健首先从表达、自我认知等五个关键方面,深入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引发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随后,沈永健聚焦压力主题,深刻阐释了压力的本质。他指出,压力源自解决问题方法的局限、对资源利用认知的不足以及对动态变化掌控能力的欠缺。同时,他详细区分了良性压力和不良压力:前者能够激发动力与效率,后者则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针对压力应对,沈永健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建议,包括夯实健康体魄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秉持知己知彼的态度、保持包容接纳的心态、领悟执简驭繁的理念以及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统一。最后,沈永健进一步补充讲解了“优秀”的四个关键特征,即良好的形象、较高的智商、出色的口才与气场以及高情商,为同学们指明了自我提升的方向。此次讲座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清晰呈现了压力的本质及应对策略,还系统解读了
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六十二周年,弘扬雷锋精神,大气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于3月5日上午在晖园社区党建园地举办了“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分为“重温雷锋事迹,激发践行热情”“解读雷锋精神,探讨实践路径”和“传播雷锋精神,展现责任担当”三个环节,由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曹不凡主持,各支部党员积极参与。首先,博士研究生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永远的雷锋》,影片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全面展现了雷锋同志的光辉生平和崇高精神。在“解读雷锋精神,探讨实践路径”环节,曹不凡结合影片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雷锋日记》,并分享了雷锋同志感人至深的故事,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志愿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解读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讨论环节中,党员们围绕“新时代如何践行雷锋精神”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了个人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现场气氛热烈。随后,王钥同志和张雪薇同志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海外求学期间的宝贵经历,讲述了自身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如何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的合作精神,展现中国青年学者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在海外求学期间,如何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
3月5日,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在尚贤楼402举办2025年第二期“科研启航”系列学术报告会。会议由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拔尖班班主任陈国森指导,拔尖班全体同学参加本次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中,2022级彭天怡同学和张泽园同学依次汇报自己现阶段的科研成果。彭天怡同学以“基于神经网络对 ECMWF 模式对广东省台风降水预报偏差的订正研究” 为题,通过对广东省9起台风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CNN与残差处理方法,对当地台风降水预报订正进行了研究,自定义时间相关性损失与余弦相关性损失以调整模型参数。模型对降水数据的订正表现良好,尤其对小于15mm的降水,其表现在命中率上显著高于CWRF模式订正结果。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是东亚夏季的气候主控系统,张泽园同学以“夏季副高东西变动的次季节尺度特征及影响因子探究”为题,使用700hPa关键区域相对涡度的变化定义副高东西变动,通过分析等压线西脊点的变动,研究了副高次季节内东西变动特征。分享过程中,同学们对研究中的数据集划分、模型订正效果等方面进行提问。陈国森对两位同学的报告表示认可,并对拔尖班“科研启航”报告内容提出规范要求,指出了科研习惯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此
为助力学院本科生同学考研规划,舒缓学业压力,营造互助共进的氛围,3月1日下午,“大气·研途”第三小组于晖园社区110学生发展支持中心成功举办“研途生花·扬帆起航”学业经验分享会暨DIY创意团辅活动,活动通过“理性规划+趣味互动”模式,助力本科生以积极心态迎接考研挑战。活动伊始,小组组长黄佳雯和博士研究生志愿者刘文采结合考研实战经验,系统解析备考初期的学习策略;保研成功的雷蕾同学则从学业规划视角,分享了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协同推进的进阶路径。三位分享人通过自身经历分享,帮助在场本科生同学建立科学的时间管理体系与个性化复习方案。在随后的DIY创意团辅环节,同学们通过花材自由搭配、浇筑树脂等步骤,自主创作滴胶干花杯垫与挂坠。手工创作的形式缓解了同学们的备考压力,同时促进研友交流互动。本次活动作为研途第三小组心理团辅系列活动2025年首场实践,有效激发了本科同学的备考内驱力。未来,小组研究生志愿者们将围绕考研辅导、心理疏导等主题,持续开展系列活动,为本科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分享会现场现场制作作品
为帮助2024级新加入拔尖班同学尽快了解学院概况,融入班级氛围,明确发展方向,3月4日下午,2024级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于东苑晖园社区110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召开主题班会。大气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学办主任赵魏丹及全体2024级拔尖班同学参与,班会由辅导员范楚楚主持。李艳艳向15名新进同学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和拔尖计划2.0情况,希望同学们尽快融入集体,积极参加学院大气品牌系列活动,心系“拔尖集体”;鼓励同学们享受科研乐趣,勇攀科研高峰,争当“拔尖人才”;期待同学们全面综合发展,展现拔尖学子风采,打造“拔尖品牌”。赵魏丹表示学院学工队伍将始终为同学们全面成长提供支持与保障,希望同学们平衡好学习与生活,共同打造和谐、向上、积极的班级氛围,同时不断发展自我,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青年。随后,班级同学分别就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方面开展自我介绍,相互熟悉、积极融入。此次班会使新同学们尽快融入了班集体,大家纷纷表示必明确目标、凝心聚力共建拔尖班级。班会现场
为提升学生对学院与学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找准就业方向,做好升学与就业规划。3月5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开展校友面对面专题就业指导讲座。讲座特邀学院2006届环境科学专业校友吴晓云主讲,学院2022级本科生与研究生200余人参与。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敏主持。吴晓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生命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评委,江苏省环保联合会个人会员,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会员,第五届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南京市江北新区寸草青少年环境志愿者发展中心发起人、名誉理事长,主持省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环境科普教材一本。讲座上,吴晓云从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提升自我认同专业能力建议和总结展望四个方面为现在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求学与工作中的故事。首先,她用视频和相关成果案例向同学们讲述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等环境科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学习内容与发展情况,激发同学们对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
3月4日下午,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苏轼鹏主任、郑智林教员一行莅临我院开展调研交流及招聘宣讲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学办主任赵魏丹、研究生辅导员王晶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李艳艳首先对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她表示,我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气象人才,期待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苏轼鹏主任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我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详细介绍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在行业内的专业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并强调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他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谱写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座谈会结束后,郑智林教员为我院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宣讲会。他详细解读了文职人员的招考政策、引才渠道、报考条件、招考流程、岗位需求以及福利待遇等内容,并鼓励在场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兴军的
今年3月5日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也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深入学习贯彻雷锋精神,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设计开展了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在联合盘城社区共同开展的“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美丽家园”活动中,学院志愿者积极跃参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他们分组协作,社区的石墩墩与墙面成了创意的画布。同学们笔下,传统图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合,环保主题画以强烈视觉效果,呼吁居民守护绿色家园;和谐社区场景的描绘,让观者感受到邻里温情。每一笔涂抹、每一次勾勒,都饱含志愿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区居民的祝福。此外,在学校志愿集市上,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爱心盲盒”和“造纸术——古法纸签”活动。学生们在“盲盒”提问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解读和个人志愿服务经历的分享等,也亲身体验了古法造纸的全过程,从纸浆的制作、纸签的成型到装饰与书写祝福,在亲手制作的纸签上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此次活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了“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良好氛围,文学院将持续搭建志愿者走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