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参加单位,我省各省属高校陆续举行主题教育读书班,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加强自学等形式,结合各校实际,紧扣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讲意义、教方法、谈体会,迅速掀起理论学习热潮,形成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浓厚学习氛围,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月26日,南京审计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此次读书班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自学、专题辅导、集中研讨、主题报告等方式进行,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是此次学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4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仪式,该校党委副书记孙友莲要求,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行动,拟订读书交流计划,启动第一期读书交流会。学校主题教育督导组结合正在开展的校内巡察,及时跟进督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以高质量的读书班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走
来源: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进一步增强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省委教育工委开设“高校统战风采”栏目,集中展现新时代江苏高校统战工作特色经验和创新举措,为各地各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强化“三个引领”,提升“三项能力”,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干事创业凝聚力。学校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统战工作,确保工作方向正、目标明。制定和完善加强党的领导、民主监督、经费保障、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思想引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凝聚了思想共识,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向心力。 强化事业成长引领,提升服务发展贡献力。动态建立党外人才库,组织引导党外人士围绕大气环境治理、能源互联网建设、数智化社会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参与承担党派省委会的重点调研课题和党派中央、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相关工作。瞄准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网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持续加大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课程建设的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强挑战度,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本科人才。 持续实施一流课程专项工程。学校专门立项建设校级专业平台课,分层次开展线下一流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通过实施“信大优课”等各类一流课程建设专项,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聚力引进行业、企业资源共建优质课程以及优质教学团队,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逐步完善国家—省—校三级一流本科课程体系。 纵深推进“体系化”课程改革。聚焦“双万计划”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力推动公共基础课与通识教育改革向专业平台课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月考制;深化通识课程改革,创设自然与科技、人文与社会、艺术与鉴赏以及经典阅读与写作通识模块,开设特色课程近50门;大力开展专业平台课专项建设,择优遴选立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近200门,着重从课程设计的创新性、课程内容与资源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性等多方面,持续深入开展优质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聚力开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网
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为确保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连日来,我省主题教育第一批参加单位在读书班学习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推动主题教育正确有力、扎实有效开展。加强理论武装,接受思想洗礼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之义。各单位读书班严格做好“规定动作”,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在这次读书班学习中,我将深耕细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悟透精髓、汲取营养”“我们将深化落实厅党组组织开展的‘要素保障护航行动’,全力服务保障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月27日,省自然资源厅主题教育读书班首期“自然大讲堂”学习研讨会气氛热烈,9名厅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站上讲台,谈读书体会、谈思想认识、谈工作打算。“我们将常态化举办好‘自然大讲堂’,打造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蓄势赋能的‘加油站’、解放思想的‘大平台’、敢
来源:新华日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在宁大学生倍感振奋。无奋斗不青春,记者走近几位奋战在科技一线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以所学所研担负时代之责。脚踏泥土,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建功立业“用自己所学所研,让农产品产量变高、品质变优,我的内心就无比满足。”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二学生韩玥说,她喜欢农田、喜欢在田埂上奔跑,脚踏泥土让她踏实。她现在除了是一名学生,还是溧水区晶桥镇南京农业大学(芝山)科技人才党支部书记,正在为造就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真实干的人才队伍而努力。2019年,晶桥镇芝山村被发现土壤硒含量很高,是一块适合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的“金土”。同年,芝山村成立综合合作社,采取“村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的新型村级经济实体,建设富硒生态产业园。3年前,韩玥的老师、南农大潘根兴教授带领团队践行人才入村,技术落地,将炭基技术应用到芝山村的富硒健康生态产业中。2021年,韩玥也来到芝山村做研究。韩玥和老师、同学在芝山村推进“炭基硒谷、
来源:南京日报
近日,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工作会议召开暨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成立,标志着局校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的职能与气象事业的定位高度契合,因此,气象部门与高校天然存在合作共赢的基础。局校合作是气象部门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构建省部、部际、局校、局企、国际等多方协同发展新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气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产出的成果;高校气象学科专业发展也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局校合作能够“顶天”“立地”,双向赋能,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共同谱写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顶天”引领,拓宽气象高质量发展渠道做好气象工作不仅是气象部门的主责主业,同时也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使命。“顶天”引领,就是高校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要畅通接收来自各级气象部门信号的渠道,及时了解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政策导向,确保与气象部门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前提是要看时事、观大势,学深学透、领会把握好上级文件精神实质,根据形
来源:中国气象报
未来,迅速爆发的骤旱将成为全球增暖背景下干旱的“新常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袁星教授团队近日在《科学》杂志刊发研究长文,指出在过去64年中,全球干旱正在经历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显著相关。未来,迅速爆发的骤旱将成为全球增暖背景下干旱的“新常态”。骤旱突发性强,难以及时应对什么是骤旱?一般而言,干旱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候现象,主要由大尺度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引起,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强度和范围上的最大值。但在异常高温和降水极度亏缺的共同作用下,通常会造成局地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在数周内即发展至重度干旱,这种情况被学界称为骤旱。骤旱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骤旱发生得很快,给我们的响应时间很短,难以及时应对。且骤旱还可能引起热浪、山火、电力短缺等,从而触发复合极端事件,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袁星举例,2012年美国中部大平原的特大骤旱就曾造成3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研究团队选取了1951—2014年的数据,根据干旱爆发速度,将干旱划分为缓旱和骤旱,并利用骤旱比例的变化描述次季节干旱的转变特征。结果显示,全球次季节干旱爆发
来源:新华日报
江南水乡竟然也会发生大旱,我国“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改变,最快15天就会发生一场特殊的干旱灾害……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干旱事件频发,其中,有一类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骤旱也愈加频繁与强烈。4月1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袁星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刊发文章,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干旱正在经历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显著相关。未来,迅速暴发的骤旱将成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的新常态。该文章被选为《科学》杂志同期亮点成果。未来,在这个70%地表被水覆盖的星球上,我们面对的干旱灾害风险或将越来越大。骤旱在湿润地区更易出现一般而言,干旱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候现象,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强度和范围上的最大值。什么是骤旱?顾名思义,骤旱是指在异常高温和降水极度亏缺的共同作用下,局地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在数周内即发展至重度干旱的干旱事件。骤旱在英文中被称为“flashdrought”,即如闪电般的干旱。由于突发性强、强度大,骤旱会快速降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导致湖泊等地表水体迅速干涸,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过去的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编者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当前,全市各级党组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满怀敬仰之情、拥戴之情、感恩之情积极投身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全力推动南京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今起本报推出“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的南京实践”栏目,聚焦南京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总书记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
来源:南京日报
http://v.jstv.com/wap/a/20230422/1682146034623.shtml?jsbcApp=1 新闻空间站栏目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