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大气物理学院2018级大气探测专业本科生李欣艳同学以第一作者在大气探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上发表了新一代国产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A)定量降水估计(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e,QPE)的研究成果,通讯作者为其导师杨元建教授。作为天气和气候的重要表征,降水时空分布的剧烈变化是引起洪涝和旱灾的主要原因。准确测量降水对工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以及干旱、洪涝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受西风系统和东亚副热带季风共同影响,中国成为雨季最长、雨量最充沛、暴雨频发的地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暴雨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因此,加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汛期降水监测的研究至关重要, 有助于提升大型暴雨灾害的预警及应急能力,对灾后恢复重建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传统的地面站观测降水在点尺度上具有极高的测量精确度,但受制于空间分布和站网密度不能准确反映面尺度上的降水;地基雷达观测能够给出一定范围内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但其空间覆盖范围有限,无法实现全球尺度观测。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苏教高函〔2021〕9 号),认定全省高校1485 门本科课程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共有41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课程11门、线下课程10 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0门、虚拟仿真课程7门、社会实践课程3 门。立项总数在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并列第三位,其中由教务处负责培育与申报的四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入选数量列居第一。教育部2019年10月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双万计划”计划三年时间建成万门国家级和万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本次公布的是继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后的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紧抓课程质量,逐步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下一阶段,学校将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课程思政引领、优质资源引入、积极对标国际、政策制度保障、加强特色优势等多个维度推进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品质。
为了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观察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11月5日晚,我校在风云剧场隆重召开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沈伟峰主持。会上,王尧代表校党委对我校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各项工作表示了肯定,对受表彰集体与个人表示祝贺。他说,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是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全面了解国情、真实了解人民的良好途径;是丰富科学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丰富人生阅历的优质平台;是锻炼动手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宝贵机会。他勉励我校青年学子要扎实学习,筑牢实践之基,为青春远航积蓄力量;要知行合一,练就过硬本领,将课堂所学运用在深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中;要深入研究,砥砺创新有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创新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希望广大同学心怀家国理想、肩负一流担当、绘就壮美蓝图,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伟大的奋斗实践中。笃学明志,脚踏实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我校共计评选表彰了“先进单位”8个、“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Mitigation potential of global ammonia emissions and related health impacts in the trade networ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全球农业氨减排为切入点,强调了基于经济贸易联系为基础的区域协同减排可以有效地减少氨气排放,为解决当前面临的农业氨减排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此项成果由我校环科院教授李柯(共同第一作者)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和动物粪便管理是大气中氨气排放的主要来源,而氨气又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无机组分的重要来源。相比对工业活动排放的严格管控,全球范围内对农业源污染的控制却远远落后。近期已有不少研究强调,随着对交通、工业和电力部门排放的管控,氨气减排对于进一步改善空气污染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探究有效的氨气排放控制策略对于维护粮食安全和空气质量至关重要。该研究从全球贸易网络视角出发,整合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大气化学传输模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和学校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商学院于11月4日召开研究生德育辅导员专题座谈会。校总会计师、校研究生德育辅导员胡明保出席,商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辅导员以及商学院全体2021级研究生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校研究生德育助理辅导员、商学院副院长于波主持。 商学院党委书记孙再春希望研究生们在科研学习方面树立诚信意识和规范意识,在成人成才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争取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创新拔尖人才。 座谈环节,研究生们自由发言,表达了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并对我校研究生的学习、就业、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在座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困惑和问题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胡明保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校会高度重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求商学院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对接,力争给同学们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最好的实习机会。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胡明保对研究生新生提出五点希望:一要培养责任心,从小事做起,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要涵养细心
11月3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以《分析过去 抓住现在 创造未来》为题,为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师生上思政课。王尧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校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特色”“未来发展规划”三个方面,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重点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要如何领悟时代赋予的使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他说,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的启用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作为园区的第一批学生,我们必须以昂扬的心态、奋斗的姿态,赓续红色血脉,增长知识才干,积极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王尧说,时光一去不再回,每一寸光阴都很宝贵。大家要树立高远目标,汲取榜样力量。要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奋进前行。要确立阶段目标,奋斗漫漫征途。要勇于科技创新,实践赢得未来。要培育良好素质,养成思考习惯,不断以奋斗之姿、奋进之笔书写好青春华章。园区本科生、研究生和自考生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参加。校领导讲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从学生专业特色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班会。11月4日,2018级水资源1班召开“以家国情怀,担历史重任”的课程思政主题班会。班会由班主任、副校长江志红主持。 江志红从今年发生的7·20郑州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出发,阐述了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和影响,强调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气象部门、水利部门乃至全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强调了水文人、气象人身上肩负的重任。随后,她结合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关注,详细介绍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真锅淑郎在气象学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她表示,今年诺奖颁给气候学家意义重大,这不仅呼吁全人类关注全球变暖,也会让越来越多优秀杰出的科学家们加入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碳排放、碳中和等研究中来。江志红简要地介绍了自己在气候变化诊断、气候变化模拟、气候变化预估、气候变化归因等方向开展的研究工作,并期望同学们“以家国情怀,担历史重任”,争取未来在相关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会上
11月2日,溧阳市天目湖管委会主任周文光带领溧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管振华、溧阳市委智慧经济办副主任朱静等一行8人来校洽谈共建光电信息科技研究院和合作办学事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会议,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座谈。座谈会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刘博主持。王尧对溧阳市领导到访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从科研成果产业化、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推动溧阳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述了校地共建的重要意义,就合作申报研究生企业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文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对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溧阳光电研究院提出建设性意见。周文光对项目推进中涉及的政策扶持、资金配套等做了深入解读,他表示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溧阳光电研究院项目将提请溧阳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推进,落实选址、办公场地、政策配套等,积极推进挂牌进程。会上,物电院副院长赖敏系统介绍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师资、科研、科技成果等情况,以及拟共同建立的光电信息科技研究院的远景规划、近期发展目标和双方建设任务。与会人员对研究院的建设都表示积极支持,对合作成效充满期待。会上梳理了项目概要,商讨了合作协议条款,希望通过后继项目落实工
11月2月上午,在线教学平台及资源建设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副校长闵锦忠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继续教育处处长耿焕同主持。 闵锦忠在致辞中对江苏省教育厅给予学校培训工作的信任、支持和关怀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各兄弟高校到校参训的骨干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和鲜明特色。他表示,本期培训由学校继续教育处承办,将精心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为培训班做好服务和保障。同时,他殷切勉励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注重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综合应用多种资源和方法,更好地应用和建设在线教学平台。 开班仪式结束后,郭新宇作了题为《推动教育信息化 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场专家报告。 继续教育处精心策划课程,认真组织实施,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深刻把握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建设的前沿形势、任务以及相关规范要求,为构建学用结合、权威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场
11月2日,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来校督查指导,本次巡查是对我校第二、三季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苏春陪同。王苏春代表学校党委对指导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分别从组织领导、专题学习、专题培训、专题党课、专题宣讲、专题研究宣传阐释、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汇报。她说,第二、三季度,学校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实处。期间,指导组一行对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台账进行查阅,并前往我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自动化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进行巡查,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党委书记刘佳进行汇报。最后,指导组参观了我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展。指导组充分肯定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成效,并给出了指导意见,建议进一步凝练特色、丰富材料、突出亮点、扩大宣传。学校将继续创新学习形式、用好红色资源、突出学史力行、加强跟踪“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进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巡查现场参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