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由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研究生‘数字艺术与人居环境’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也是“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艺术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南京艺术学院原副书记谢建明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长刘宗明教授,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正教授,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丁蕾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芹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郑德东博士,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刘剑教授、武汉科技大学王采莲副教授、济南大学张中波副教授等专家学者,我校副校长朱大梅,研究生院院长陆振宇教授以及艺术学院领导、师生代表等出席会议。论坛开幕式由艺术学院院长梁家年主持,说明论坛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及设计学科理论与实践需求,以学术创新论坛形式推进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的创新与发展,深入探讨“数字艺术与人居环境”的理论以及当代新型设计学科建构问题。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介绍了我校作为“双一流”高校在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和多学科协同发展所取得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助力学生成人成才,12月3日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在风云剧场举办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袁敏,学工处副处长郝咏梅,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广宇、院长潘志庚、副院长李春彪、副院长徐军,班主任老师以及学院全体学生参加本次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秦书乐主持。大会在雄伟的国歌中拉开序幕。吴广宇致欢迎辞。他总结了学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对各位获奖师生表示祝贺,并提出从“坚持党建引领立学风”“突出教师主导育学风”“强化齐抓共管正学风”“打造工作品牌强学风”方面构建学风建设机制。他希望同学们坚定个人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投身双创实践,砥砺深耕钻研,为人生夯实基础、积淀能量,努力成长为一个社会、家庭和自己都高度认可的人才!潘志庚作学风建设报告。他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教风管理、日常监督、学业培优、科研管理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在学风建设上所做的工作,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始终把创建优良学风作为学院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李春彪宣读《表彰“学习之星、科研之
11月30日,副校长陈海山应邀带队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五〇九所调研交流。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五〇九所党委书记周徐斌、副所长王伟等出席座谈交流会。周徐斌书记对我校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五〇九所的发展历程。五〇九所是我国空间技术研究及卫星研制生产的主力军,是我国电磁卫星的开拓者、气象卫星的摇篮、微波遥感卫星的诞生地、空间监测卫星的奠基者及深空探测器的首创者。主要开展卫星体系论证、系统设计、研制抓总和应用研究,承担卫星项目管理、总体设计、综合测试及在轨管理任务。周书记在讲话中表示,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享誉海内外,多年来,在我国气象卫星论证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所里合作紧密,许多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希望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和合作机制,共同谋划下一代卫星的发展。王伟副所长详细介绍了与我校共建的气象环境卫星工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运行概况,并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家发改委新一轮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在下一代气象环境卫星体系论证、新型探测手段效能评估、气象环境卫星行业服务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合力
11月22-29日,我校副书记闵锦忠一行赴芬兰和俄罗斯访问,与芬兰科学院、芬兰奥卢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以及俄罗斯联邦气象水文及环境监测局高等培训学院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师生互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我校教发评中心和国际处相关负责人随同出访。11月22-25日在芬兰访问期间,闵锦忠一行与芬兰科学院教授(最高学术职位)、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赵国英教授开展洽谈合作,详细介绍了我校计算机学科的科研方向、科研团队以及海外院士工作站的情况,表达了进一步深度合作的愿望,并与社会科学专业学生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在奥卢大学,闵锦忠一行与该校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学院(ITEE)院长Jari Iinatti教授和机器视觉和信号处理研究中心(CMVS)主任Janne Heikkilä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各自介绍了目前科研方向和研究进展,并且与我校访问的学生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他们在该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方表示,因为前期的深入交流和良好合作,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人才招聘上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选派更多的优秀教师赴奥卢大学进行访学研修,联合培养硕博
12月1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学四级职员(副司级)李耿年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座谈会,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主持会议。胡明保对李耿年一行来校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业务模块、办学规模、团队建设等情况。他说,我校继续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化办学、同质化培养、精细化管理、全素质教育等优势和特色,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他希望双方能够增进了解、深化合作、实现共赢。李耿年详细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相关情况,以及该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和思路。表达了未来在学历教育、干部培训、服务地方、业务融合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的期望。在交流环节,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两校应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双方在品牌塑造、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管理机制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西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干部培训中心)副院长彭安金、学历教育管理科科长杨映,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章胜、综合管理科科长黄小玲参加交流会。会议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月30日晚,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为题,在千秋会堂201报告厅为园区师生讲授思政课。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及辅导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等280余名师生参加。胡明保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围绕“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三个方面,从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的视角,详实叙述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至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历程,用大量数据和生动事例,从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民生福祉、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诠释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的深刻内涵。胡明保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鼓励大家要弘扬伟大改革开
11月25-26日,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阅读、口译等赛项线上赛圆满结束。在文学院竞赛团队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校魏泺芃、姚闵烨和袁点三位同学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以优异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魏泺芃、姚闵烨同学获阅读赛项国赛银奖,袁点同学获口译赛项国赛铜奖。此次获奖实现了我校近十年来该比赛无国奖的历史性突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作为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外语赛事,凭借其权威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自2018年起连续六年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在外语界引领理念、培养人才、推动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文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将学科竞赛作为学院工作重点之一。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能”教学理念,全力服务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选拔优秀教师,组建竞赛团队,精心物色、选拔、指导学生,最终在今年的比赛中喜获丰收。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学科竞赛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校培养时代需要、国家需要、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11月29日下午,华为2024届销售岗位推介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在我校气象楼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金自康,华为江苏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大磊出席宣讲会,华为相关部门代表,我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近三百名学生参会。金自康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我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行来我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及与华为的合作历程。他表示,近年来华为与我校在课程共建、学生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深入合作,希望双方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原则,不断深化合作形式、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成果,名企名校共同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李大磊进行推介。他介绍了华为的公司理念、价值主张以及愿景使命及招聘计划安排与岗位。他说,才华当不负,青春敢有为,华为公司始终坚持“积极、多元、开放”的人才观,欢迎“胸怀世界、坚韧平实、洞见新知”的你。最后,活动开展咨询答疑,同学们就面试形式、绩效、年终福利、岗位变更等关心的问题咨询。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汇聚发展强劲动能,打造产才融合新样板,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动力”,名校名企,未来可
11月29日,江苏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联盟成立仪式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我校为联盟的13所创始成员高校之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并讲话。我校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参加活动。联盟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等13所在苏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机制、创新方式、拓宽渠道,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江苏高校力量。会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信信息工程大学等13所创始成员高校领导共同启动联盟重点项目。据介绍,联盟将推进组建江苏高校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打造高校国际传播交流研讨平台、建立江苏高校对外文化交流协作机制、建设江苏高校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评选发布高校国际传播优秀案例、开展国际传播实务培训等六大重点项目。张爱军说,联盟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统筹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积极探索。他希望各联盟成员单位着力加强对外话语创新,坚
11月24-26日,江苏省颗粒学会2023年学术交流年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大会表彰了江苏省颗粒学会科技创新奖。化学与材料学院黄啸谷教授主持的“多维度吸波材料可控构筑及电磁调控”项目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颗粒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完成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完成人:黄啸谷、权斌、邵高峰、朱晓辉、郭腾超、于高远)。江苏省颗粒学会科技创新奖用于奖励在江苏省颗粒科技领域具有原创性和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优秀获奖项目将优先推荐申报中国颗粒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苏省有关科技、人事和组织部门的科技与人才等奖励。黄啸谷,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电磁功能材料团队负责人;先后入选第六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军民融合领军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科技基础加强计划、军委预研领域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作为负责人筹建“南信大-凯尚碳科技”等校企研究院3家,并实现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