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日,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比赛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我校共75支队伍参赛,53支队伍获奖,斩获一等奖23项(一等奖数创我校历史新高且位列赛区第一)、二等奖17项、三等奖13项,其中一等奖中有11个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作品晋级数量占华东赛区总数的16.7%。同时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18人及赛区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华东赛区共有来自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71所培养单位的861件作品参赛。经专家会评、现场评审等环节,选拔出华东赛区一等奖175项(晋级国赛66项)、二等奖258项、三等奖258项。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研究生参与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学校构建了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主体赛事、以“学校主导、学科接近学院承办、相关学院协同”为竞赛组织模式、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为制度保障的研究生学科竞赛体系。自今年3月第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赛启动以来,共有来自校内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93个团队报名参赛,学校
为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学院的全面认识,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7月13日成功举办了优秀大学生暑期论坛。学院党委书记屈家安、院长廖宏、副院长胡建林、副院长乐旭、副院长盖鑫磊,以及部分优秀教师代表,共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呈现了一场知识与经验的盛宴。论坛伊始,由胡建林副院长担任主持人,引领现场氛围。随后,廖宏院长代表学院师生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屈家安书记对学院的学科水平、教研平台、师资队伍、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让同学们对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后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代表(陈凯、樊建凌、盖鑫磊、靳茜芃、李保杰、李昆、李楠、刘振鑫、邱慧、孙明洋、王鸣、吴小伟、谢晓栋等)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对专业的独到见解。论坛的学术氛围浓厚,乐旭教授和黄潇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向同学们展示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此外,优秀研究生赵泳淇、吴凯强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情况和学术心得,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胡建林副院长对学院考研
7月19日上午,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江苏营开营仪式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新体育馆举行。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许进,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顾春明,组织和承办单位领导,江苏营各分营负责人与来自河北、浙江、新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7个省份和地区的1000余名优秀营员和带队教师共同参加了开营仪式。我校副校长吴攀、科技处和承办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过利平致辞,他简要回顾了江苏科学营的发展历程,自2012年作为首批实施省份以来,共接待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名营员参加我省科学营活动,有效增进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间的友谊,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顾春明致辞,他希望各承办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优质教育资源,系统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探索精神和民族荣誉感,激发青年学子科研兴趣与潜能,为科技创新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最后,过利平、叶美兰、许进、顾春明与吴攀等高校、院所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江苏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名单的通知》(苏教科函〔2024〕10 号),我校申报的“智能医学图像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获批新增建设。智能医学图像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校在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深厚积累,致力于智能医学图像计算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实验室将聚焦多模态医学图像的处理与对齐、运用知识以提高图像表征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多重异构风险因子条件下的可靠疾病诊断等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辅助疾病精准筛查、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等方面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立足于能源领域的前沿,专注于氢能与储能、多能融合等方向。实验室将紧密结合国家和江苏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战略需求,通过材料界面结构的创新调控,推动能源存储与转化材料的定向合成设计,发展具有光电磁多源功能的先进器件。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江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7月19日上午,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区赛开幕仪式在我校东苑体育馆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国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恩智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大赛承办单位,无锡学院为华东赛区协办单位。此次华东区赛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西、江苏三省市81所高校404支队伍2000余名师生参赛。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晓蓓,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清华大学教师王鹏,校教务处、自动化学院负责人出席开幕式。闵锦忠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比赛承办单位和工作组向全体参赛队伍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近年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提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我校的优势竞赛,目前,我校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室外赛华东赛区的永久承办单位。我们将致力于呈现更优环境、更好服务、
为加快和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7月7日至14日,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率南信大代表团前往加纳和乌干达知名高校、乌干达气象局访问交流,财务处、校友办、大气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出访。代表团此行先后访问了加纳能源与自然资源大学、加纳苏尼亚尼技术大学、加纳阿克拉技术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等4所高等院校。期间,我校与加纳能源与自然资源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共建的“气候学院”成功揭牌。以“对方所需、我方所长,蓝图共商、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互利共赢”为目标,双方计划通过开展大气科学相关专业本硕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研发推广和学术交流合作等途径,以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境外人员学历提升或短期培训、专任教师境外教学与指导、企业技术咨询与指导等为主要办学形式,将“气候学院“打造为“一带一路”气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优质国际平台,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贡献南信大力量。此外,胡明保代表我校与加纳苏尼亚尼技术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代表团与外方就本科2+2双学位境外合作办学的具体细节进行了
为进一步提高省属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对政策制度的理解把握和执行落实能力,不断提升省属高校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7月17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我校举办2024年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培训会。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省教育厅财资处副处长潘莉娜、江苏省财政厅资产处副处长许云锋、江苏省国金集团财务部部长郑书胜、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唐万宏、省教育厅财资处一级主任科员朱武出席培训会。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内59所预决算纳入省教育厅管理的省属高校国资处长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会议由我校资产管理处处长杨丰政主持。陈海山致辞感谢省教育厅对我校的信任,并对各位领导、同仁莅临我校参加培训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有力推动了国有资产监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校将以承办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标互鉴力度,全面提升资产管理运行水平。潘莉娜作培训动员讲话,她要求各高校要强化大局意识,增强本领能力,提升履职效能,在推动我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
7月17-18日,三峡大学副校长黄应平率队来校就高层次人才引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朱大梅对黄应平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与学科特色。她说,近年来,学校瞄准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导向,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这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校对人事人才机制构建和国际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人才强校和国际化是我们坚持的战略方针,我校以“开放、协同、特色”的发展理念,通过与头部企业合作,落实二十大要求,实行产教融合、科教融通,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她表示,希望两校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未来在人才引育、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黄应平对南信大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三峡大学的建校经历、学校规模、人事工作和国际化平台。他说,南信大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办学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三峡大学通过人才交流、党建共建、校园文化建设将开放的思想融入办学理念之中,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交流,在人事人才工作和国际化建设方面深入探索,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会上,双方围
7月15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2024年“锦绣江苏——气象万千·品略江南”国际暑期学校开营仪式在我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嫣、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俞晓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教师教育学院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熊安沅及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了开班仪式。马嫣在开幕辞中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学术成就及国际化情况。她强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大气科学等领域的成就享誉国际舞台,并一直致力于多样化的学术研究,推动创新与科研。她指出,面对全球气候挑战,国际合作尤为重要。本次暑期学校不仅是学术交流的机会,也是探索中国五千年文明和江苏丰富文化的旅程。她希望同学们能互相交流,结识好友,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青年使者,并欢迎大家能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造学习。熊安沅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夏令营将为学员们提供沉浸式的中国文化体验,探索南京的历史名胜,深入了解气象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领略传统艺术、语言和饮食。夏令营旨在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友谊,鼓励青年学子开阔视野,拥抱全球多样性。熊院长表示非常期待与学员们分享这些文化瑰宝,并
7月13日,自动化学院在临江楼报告厅召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刘文彪总经理,中电科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王雪源博士,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雷俊主任出席会议。自动化学院全体院领导、全体教职工参与会议。大会由院党委书记王贤芳主持。 学院院长葛泉波作“2024年发展形势、目标与任务”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学院2024年重点工作目标与任务,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学院在党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以及推进学术交流、推动高级别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聚焦学科内涵式发展,分析研判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困难、问题与短板,进一步明确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推进举措。他希望,全院教师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勠力同心,各展其能,为实现学院快速发展共同努力。 会上,三位分管院领导作工作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石一回顾上半年学院学生工作的突出成绩:升学出国稳中有进,招生就业提质升级,德育科创齐头并进等。她提出,未来的工作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校与学院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