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国际教育行业峰会暨2+2国际本科项目推介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国际教育界60多位专家、省内10多所高中代表、继续教育学院全体院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广磊主持。胡明保对参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办学情况。他指出,南信大拥有地球科学领域的世界性影响力和“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国际化底色鲜亮、特色彰显。学校持续优化中外合作教育规模和结构,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国际化教育体系,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位居国内第一方阵。他强调,2+2国际本科是我校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正式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已形成自主化办学、同质化培养、精细化管理、全素质教育、管家式服务等五大优势和特色,办学信誉和培养质量得到全球500强高校普遍认可。施威对我校2+2国际本科的项目特征、办学优势及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学校坚持“办教育”理念,对标4+0国际本科的培养理念、标准和规范,实行“同质化培养”。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才、成人、就业”的一体化培养目标。会议邀请华夏青藤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宋荣周先生、江苏指
8月2日,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中华、征研一处二级调研员兼《世纪风采》杂志社执行主编聂红琴一行来我校进行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周显信主持。朱大梅对杨中华一行来校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及近年办学成果。她说,我校将气象报国融入办学全过程,为行业与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气象人才。学校积极构建龙头学科牵引、支撑学科助推的“一体两翼三维”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60多年来高擎党建旗帜、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全校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她希望能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挖掘党史资源、深化党史研究、开展思政课案例研讨,在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方面开拓新思路。杨中华简要介绍了省委党史办的工作职能和成效,党史办以“征”“编”“研”“宣”为主要职能,加强江苏地方党史的研究宣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在走访调研中,他充分感受到南信大的历史底蕴、艺术氛围、科技影响和开放包容,南信大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史的缩影,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党史来育
2024年7月25日至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徕卡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在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31所大学的1898选手同台竞技。本届大赛分为金相技能和金相大会两个赛道。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樊天浩同学获得金相技能赛道个人一等奖,化学与材料学院刘家鸣同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蒋晨旭同学获得个人二等奖,团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化学与材料学院张恩豪和沈嘉宇同学分别获得金相大会赛道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缪菊红、刘战辉和郭腾超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的竞赛项目,是材料类专业规格最高、制度最健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全国性大学生学科赛事之一。赛前,参赛师生进行了精心准备,今年3月,指导教师团队通过“2024藕舫学院金相技能竞赛实验班”和校内选拔赛对参赛学生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层层选拔。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刻苦训练、提高技能、充实理论知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备战省赛和国赛。本次竞赛得到了教务处“藕舫学院”和化学与材料学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大赛为引领
典礼现场7月27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届学历继续教育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校本部大礼堂隆重举行。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发展中心主任仲崇波出席仪式。继续教育学院全体院领导,前锦校外教学点负责人,教师代表、班主任代表以及427名毕业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章胜主持。胡明保致辞毕业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总会计师胡明保代表学校向毕业生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肯定了2024届毕业生不断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说,近年来南信大发展迅猛,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喜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南信大人才培养要立足服务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学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致力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他希望全体毕业生发扬“开放、创新、硬核、担当”的信大精神,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才。陈凯发言陈凯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鼓励同学们带着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以永不言败的精神,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的繁荣与
7月22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赴西宁参加第七届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高校联席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主持。会上,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毛学荣汇报了阶段性对口支援和合作共建工作情况。他向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内的14所高校给予青海师范大学的无私援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学校高度重视对口援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对口支援总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部署,先后与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结成校际对口支援合作关系。我校与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基地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推动了校际间的高质量发展。会后,朱大梅副校长参加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委员会会议,调研青海理工学院、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我校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相关活动。联席会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干部在与先进典型对标对表中找差距、学经验、解难题、促发展、展形象,济南大学于7月21日至24日在我校举办2024年暑期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开班仪式。陈海山对此次济南大学暑假培训在我校召开表示欢迎,并对济南大学长期以来对南信大的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他说,南信大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气象学科为特色,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气象+”“+信息”学科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今年招生投档线大幅提升。他表示,济南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地方、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长期以来两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希望,以此次暑期培训为契机,强化深入交流、资源经验共享,预祝本次暑期培训班圆满成功。刘春华介绍了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她强调,在南信大举办此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是学校党委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干部培训的一项创新举措,希望同
7月24日,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冯泉一行来校就加快在高水平大学打造应用基础研究特区进行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会议由校民盟委员会主委,原副校长江志红主持。陈海山对冯泉来校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办学成效。他说,南信大肩负国家使命,以特色学科立校,为行业与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气象人才。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系统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核心工作,以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带动新工科、新文科协同发展为主基调,积极推动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气象+ +信息”学科群,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探索学科交叉发展新路径,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链。他希望,以此次为契机,双方加强沟通,在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建设、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贡献南信大智慧。冯泉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民盟江苏省委员会情况。他说民盟江苏省委紧扣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在加快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信大学科特色鲜明,发展日新月异,科研优势突出,他希望专家们能够在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
2024年7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巴哈马大学师生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嫣、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程方、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志杰、巴哈马教师代表Briggs Shacantila Beatrice Vanessa、Gustave Williamson及10位巴哈马学生代表等双方领导师生出席座谈会。马嫣热烈欢迎巴哈马大学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我校承办的“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她在讲话中回顾两校合作历史,着重强调我校共建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成绩,并对为孔子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的师生表示感谢。她指出,此次巴哈马师生来访推动了双方共建孔子学院,并希望各位师生能在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友谊。陈志杰表示,孔子学院为巴哈马人民提供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促进了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他希望巴哈马师生通过此次暑期学校,增进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并指出此次来访对推进双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Gustave Williamson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他表示,回到母校让他倍感激动,希望通过此次暑期学校,让巴哈马学生
7月22日上午,第3期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知识面授培训班在文德楼N301报告厅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全国气象局的40多位学员到场参加,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朱进军主持。朱进军首先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气象科学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和显著成就,并指出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响应国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随后,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章胜发表了开班动员讲话。他详细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气象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卓越成果,包括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立,以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章书记强调,每一位学员都是气象事业的宝贵财富,是推动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他鼓励学员们珍惜本次学习机会,深入思考,共同提高。本次培训班精心设计了为期三周的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从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到公共气象服务实践,从数值预报模式介绍到气候变化深入探讨,再到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中的前沿技术等多个方面。课程由校内外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精心准备,旨在加强学员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
7月22日上午,文学院在文德楼N402会议室隆召开2024年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为学院的发展规划蓝图,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广磊莅会指导,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授代表、各系室主任、硕士点负责人、科级干部和相关业务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郭雨副书记(主持工作)主持。会议伊始,韦忠平副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文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指出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文学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对此,韦校长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聚焦学院发展高峰目标,在学科、人才和团队建设上追求卓越,特别是要积极推进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二是要科学规划发展路线图,精准对标翻译专业博士点申报要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合力;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学院领导要率先垂范,层层压实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岗到人,并与年终考核、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四是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逐一实现,助力学院事业蓬勃发展。随后,赵霞院长代表文学院对韦校长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传达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研讨会的会议精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