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了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获批立项资助项目24项,位列全省第一。 我校此次获批立项的24项项目,主要涉及三个类别:规划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项目18项,高校辅导员专项项目2项,规划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获批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十一,辅导员专项项目获批数量亦创我校历史新高。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语言学、中国文学、艺术学、管理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7个学科,其中,管理学学科获批8项,交叉学科/综合研究获批7项。与省内兄弟高校相比,我校项目立项覆盖面较广,学科实力得到彰显,科研热情得到激发,申报潜力得到挖掘,文、理工科青年专任教师、学工战线辅导员成为本年度项目申报主力。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工作,社会科学处协同相关学院多向发力、务实合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有效统筹学校文、理、工科优势资源,以新文科建设为抓手,在交叉学科领域狠下功夫,积极推动学校文科新发展。2024年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9月8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在教务处(藕舫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赛区竞赛现场,看望慰问参赛学生。闵锦忠首先听取了数统院关于赛事的组织管理、选拔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他仔细了解了竞赛日程安排,高度认可参赛学生的顽强拼搏和连续作战的作风,他鼓励各参赛小组内部要加强团结协作,合作完成问题的分析、建模、求解等过程,勇于创新,争创佳绩,为学校争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9月5日正式开始,经过暑期的集中培训和备战,我校共组织143支参赛队伍参加比赛。
我校大型旋转平台亮相“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9月11至12日,我校国际地球流体大型旋转平台参展“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由江苏省科技厅主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省委书记信长星出席并启动开幕。省长许昆林,科技部党组成员张碧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院士致辞。此次大会吸引了省内外158家高校院所的2000多项最新成果、1900多家企业的2300多项技术需求,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南信大海洋科学学院作为参展单位之一,聚焦于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在大会的海洋经济展区,海洋科学学院展示了即将完工的大型旋转平台(位于金牛湖园区的国际流体研究中心)。该大型旋转平台用于模拟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层化的海洋受科氏力影响所产生的物理海洋现象。该大型旋转平台上方的水池直径为14m,加上走道部分最大直径可达18m,是世界上最大的旋转平台。展示时使用1:10缩小的等比模型。参会领导、嘉宾和多家企业代表在现场观摩了水池的演示实验,直观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9月9日,继续教育学院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迎来了2024级1400多名自考专升本、170多名2+2国际本科、80多名国际预科新生。他们怀揣求索成才梦想,从五湖四海奔赴南信大,开启崭新的大学之旅。part1·新篇启幕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党总支副书记章胜,副院长朱进军等领导来到园区迎新现场,详细了解新生报到事项和园区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并向迎新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表示慰问。在晨园学生公寓,胡明保走访新生宿舍,亲切询问同学们的生源地,关切同学们的住宿环境,“欢迎你们来到南信大,开启人生新征程!”他嘱咐同学们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优质资源,主动探索,树立正确的三观,多参加学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你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把知识学到手,把能力练到家!也请家长们放心,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他表示,学院将持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习阶段的转变,尽快融入大学生活。part2·迎新风采园区在各大门、地铁站等地设置了迎新服务点,现场引导新生进行扫码签到和资料领取,帮助新生完成报到流程。往来穿梭的接驳车
2024年8月25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宜兴)圆满结束。来自全国208所高校的407支队伍1300余名选手,围绕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与实践进行技术交流、切磋并展开激烈对决。我校学生共获得国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的好成绩,一等奖获奖数量在江苏省参赛高校中并列第一,获奖总数量为江苏省第一。 上学期初,自动化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人工智能学院和金牛湖校区等单位的指导老师共选拔了43支队伍参加了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微型无人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无人协同系统)、机器人应用赛(城市道路识别)、机器人应用赛(智能驾驶)等14个赛项的比赛。经过省赛和全国初评的比拼,我校有31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并最终在国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比赛,自199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6届,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该项赛事积极推动国内高校及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践,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引导师范生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学院于9月9日早上在滨江楼南广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教师院院长杨作东,教师院党委书记李霞,教师院副院长熊安沅、刘玉柱,教师代表以及2024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此次升国旗仪式。教师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霍晓音主持仪式。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着五星红旗走向旗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师生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凝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升旗仪式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作国旗下讲话。今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1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教师代表提出“教育家精神”1周年,朱大梅生动解读教育家精神,并对师范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领悟教育家精神,厚植教育情怀;二是追寻教育家精神,勇担强国使命;三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争铸时代华章。她勉励大家秉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意,坚定从教初心,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在教育家精神的浸润下,努力成长为一名“四有”好老师。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8月3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范专业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物理师范生粉笔字暨板书设计大赛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经过预赛选拔,来自全国20所高校的学生参加了本次决赛阶段的比赛。我校2022级物理学(师范)专业陈瑜同学和2021级应用物理学专业季钟昊同学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粉笔字和板书设计比赛,不仅是书写板书,同时也是以板书设计的方式考查选手对书写内容的理解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呈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物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学院已连续2年面向全校开展“信大优学·最美大学物理课程笔记”评选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同学们从中找寻物理课程学习的动力、体会学习的乐趣,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王青教授与我校获奖同学合影季钟昊同学预赛作品获奖证书
8月29日至9月4日,“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机理和预测”2024年研究生暑期学校在我校顺利举行。江苏省理学Ⅱ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攀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波涛主持。陈海山在讲话中对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专家、老师和学员们表示欢迎。他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本次暑期学校围绕全球变化热点问题,以“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机理和预测”为主题,加强交流与探讨,有着深刻的意义。希望各位学员能通过本次暑期学校进一步加深对极端天气气候的理解,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吴攀指出,本次暑期学校为学员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对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大气科学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倡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鼎新、继往开来,扎根气象做科研。本次暑期学校以“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机理和预测”为主题,基于观测分析、机理诊断和模式模拟研究脉络,面向行业需求和业务应用领域,从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变化机理、检测归因、预测和预估、风险评估等五个方面展开,组织了为
9月5日,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黄山召开。本次会议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军科学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筹)、中国深空探测学会(筹)主办,20位院士、300余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约100位外宾,16位驻华使节参加论坛。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国际月球科研站——共商共建共享”,旨在汇聚国内外深空探测领域专家学者,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合作共赢。我校副校长马嫣受邀出席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特级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费希廷格,老挝技术通信部副部长萨迪素克·西玛拉翁,古巴退役宇航员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阿尔蒂·霍拉-迈尼,埃及航天局局长谢里夫·赛德基分别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天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9月4日下午,我校受邀参加深空探测实验室科创平台建设研讨会。马嫣在会上表示,学校将为联
9月2日下午,沃特福德学院2024级新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培训楼c101成功举办。新航道南京学校前程留学分公司总经理王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丁媛媛、院长王保卫、副院长王雅敏、新航道南京学校江北大区、鼓楼分校校长、前程留学分公司升学总监、学生办公室的各位老师以及40名24级新生夏令营营员参加此次开营仪式,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丁媛媛主持。开营仪式学院院长王保卫在夏令营开营仪式上致辞,热烈欢迎同学们的到来。他指出,夏令营不仅是提前感受大学氛围的宝贵机会,更是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的重要平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如大咖面对面、英语加油站、非遗文化探寻等,学院致力于拓展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机会,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充分展示自我,为未来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国际事务经理Sinead Day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对本次夏令营的开幕式表示衷心的祝贺,并预祝本次夏令营圆满成功。学院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一年多的时间合作以来,双方不断积极推动各项合作的实质落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