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南京江北新区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举办。活动以“奏响时代强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会上发布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普研学地图,启动南京江北新区科普教育基地宣传月活动,发布江北新区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宣传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子玥同学作为代表展示了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的获奖作品《激光雷达的自白》。科普报告环节,特邀专家、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研究员张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礼福教授、曹青副教授分别作科普报告。会后,与会领导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斗启航”科普教育基地、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等科普场所和科研平台进行实地调研。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14395/125698/138011-1.shtml20230922 3版
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竞技场,在一场场精彩赛事的背后,有一群南信大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实时“捕捉”亚运风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林,拥有丰富的大型赛事空气质量保障经验。“在大型赛事从事空气保障工作,需要紧密追踪整个天气过程。坦白说,压力很大。需要时刻关注天气状况,重新做出预判。”同样为亚运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的,还有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俊峰教授团队,“我们团队主要是负责外围的空气质量监测,观察杭州周边地区管控后的影响。”为实现“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目标,主办方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据悉,汪俊峰和团队主要负责PM2.5和臭氧污染前体物以及中间物的监测。海洋科学学院教师潘亦鹏加入了亚运会帆船比赛区的保障工作中。此次亚运会,是潘亦鹏团队第一次将团队研发的三栖无人机投入实践,也是我国首次将大型两栖无人机在无人艇上起飞、降落于目标海面进行测绘并返回无人船母船,顺利完成了海上双无人的协同探测,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空海潜一体化探测奠定了基础。国家气象探测中心数据质量室总工程师李翠娜是南信大2005届校友。此次亚运气象台集聚了众多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其
杭州亚运会赛事的背后,有一群南信大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协同创新,实时“捕捉”亚运“风云”,贡献“南信大”力量。“在大型赛事从事空气保障工作,需要紧密追踪整个天气过程,做出预判。坦率地说,压力很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林拥有丰富的大型赛事空气质量保障经验。长期以来,胡建林一直致力于大气污染成因与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与空气赛跑,与不确定性抗衡,正是像包括胡建林这样的气象保障工作者们所在做的。“希望亚运会期间天气给力!期待运动员们赛出水平,赛出好成绩!”同样为亚运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的,还有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俊峰教授团队。“我们团队主要是负责外围的空气质量监测,观察杭州周边地区管控后的影响。”今年6月,汪俊峰收到了来自北京大气物理研究所孙业乐研究员的邀请,之后带领学校团队来到武义上黄观测站,致力于杭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监测保障工作。为实现“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目标,主办方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汪俊峰和团队主要负责PM2.5和臭氧污染前体物以及中间物的监测,所得数据不仅可以评估区域减排效果,还可以在科学上找出影响本地区PM2.5和臭氧生成机制,为协同
9 月 23 日晚,第 19 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接下来的半个月,多个项目火热开赛。从开幕式到各个项目赛场,本次亚运会背后闪耀着南京高校的力量,从人员装备到技术支持,南京许多高校出人又出力,不少 科技与狠活儿惊艳了许多人。东南大学补充信号盲区,提供全天候实时通信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东南大学联合杭州钱塘信息高等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承担的杭州市智能亚运重点项目 基于智能超表面(RIS)的新型移动通信技术 在亚运场馆内示范应用,将在亚运赛事期间为场馆赛事提供全天候实时通信保障。一块不大的 RIS 板,通过精准控制的基站无线信号,足足可以覆盖 1 万平方米的扇区。经过测试,在部分弱覆盖区域同个位置信号能增强 10 倍以上,同时还能补充信号盲区,将有力提升办赛和观赛的质量。此外,用户在场馆移动时,动态智能超表面可以调控波束仍可以及时准确跟随用户,信号强度和速率均保持稳定。据悉,智能超表面(RIS)的物理原理源于信息超材料,是由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团队于 2014 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并完成实验验证,已成为我国在基础原创及全产业链全面领先的潜在突破领域之一。智能超表面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系统、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家咨询引领学校重大战略决策。学校构建了“专家咨询-党委决策-行政执行”机制,成立院士、专家为主体的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学校发展指引导航。从建成“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目标、打造“中国气象谷”、建设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到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都以高端、科学的调查研究作为决策基础。数字化转型赋能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学校以“一键通”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近5年来,“一键通”收悉师生咨询建议19万余条,生均咨询0.64条,师均咨询0.24条,回复率100%,登记满意度100%。全过程民主激励师生向教向研向学。学校组建“学生校长助理团”“教师校长助理团”,调动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与调研。“两个助理团”累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80份,平均每年形成20份提案在校长办公会作为“第一议题”汇报,构筑起学校政策上传下达的畅通渠道。四是多主体协同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教代会、学代会、发展战略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紧扣“四个一”,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下真功、求实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一条主线,全组织纵向到底。层层带动,学校迅速起步、研制方案,提要求、作部署;34个二级党组织召开会议,学要求、讲落实;294个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悟思想、见行动;读书班系统学、情景学、研讨学,形成学习热潮。多维互动,校党委书记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一讲,开通专题网站,组织新媒体作品展,深化党建创新联盟,提升学习热度。升级一组项目,全条线纵深改革。面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竿子插到底”推动调查研究与落实重大任务、重点工作同题共答。问题导向,针对立德树人薄弱环节,校长带队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开展对策性调研。目标导向,瞄准特色发展短板,突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项目,打造“气象大数据研发应用中心”、环南信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对准一张清单,全过程横向到边。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求准求实,查摆班子问题4条、个人问题12条。68个中层单位对标对表,解决问题、改进作风。严控时序,定期发布工作提示,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立行立改,
“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要督促自己的孩子守好‘钱袋子’”。正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生报到之际,昨天,警方在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家长会”。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盘城派出所组织民警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老师前往学校29个学院家长会上,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专题讲座,为家长们送上量身定制的“反诈”课程。 其间,民警孙跃通过几起发生在高校的典型真实案例,一步步揭露刷单、冒充物流客服、裸聊诈骗等骗术,并逐一提出应对措施。除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民警还为大家科普了打击“两卡”犯罪的实际意义,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千万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将银行卡、电话卡出租、出售给陌生人,以免陷入诈骗漩涡。 活动最后,民警还提醒各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消费动态,如果发现异常消费或者收入,可第一时间联系学校核实,以便于争取防诈工作的黄金时间。同时建议广大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要引导孩子不要贪“小便宜”,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家校共同携手为孩子们创造良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http://news.jstv.com/a/20230913/99f782fc19a94184884522c567465c72.sh
9月9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生报到,现场一位学生突然晕倒,心脏骤停。在场师生通力合作,抓住“黄金四分钟”开展现场急救,打开生命通道,挽救了学生的生命。目前学生生命体征平稳,已经转入普通病房观察。当天上午10:02,一名学生在宿舍门口突然晕倒,面色发紫,在场辅导员立刻拨打120,并通知校医务室和保卫处。10:05,医务室值班医生王士荣、黄艳梅等带着AED等急救设备赶到现场,经检查,发现学生面色晦暗,口唇青紫,颈动脉搏动消失,情况十分危急;学校医务室医生和有医务工作经验的学生家长开展了紧急救治,在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CPR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后,学生心跳呼吸恢复,并逐渐恢复意识。10:18,120急救人员赶到,在老师和同学的陪同下送往医院。,时长00:11据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是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每年军训期间,学校都会开展普及性急救培训,目前有近4万名在校生参加过该培训。今年开始,学校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求生技能相关课程,包括应急救治、水上救生、障碍逃生、户外救援等等。此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求生技能体育课程,已经开展了两年,起初
昆山小伙独自骑行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到,为新学期“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