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weibo.cn/status/4979238106565813?wm=3333_2001from=10DC0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5822696203_4979238106565813s_channel=4jumpfrom=weibocom
“逸夫楼里的《玫瑰少女》,你去打卡过了吗?”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逸夫楼的一面墙上,一幅玫瑰少女的浪漫墙绘跃然眼前,吸引了超多师生注意。更有许多人慕名而来,与这幅浪漫的作品合影。该校艺术学院2022级美术师范专业的吴朋是这幅墙绘的主要创作者,他结合逸夫楼的楼道设计,利用窗户的位置巧妙构思了这一幅《玫瑰少女》。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吴朋穿着那件沾满颜料的黑外套,以过硬的专业实力,顺利完成了绘画。同班同学肖寒见证了整个绘画过程,在看到成品的那一刻,用了三个词描述了她的感觉:“震撼、激动以及感动。”少女与玫瑰巧妙的构图和冷暖色调交替的光影效果,既给大家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又给人以宁谧的思绪和无尽的隽永。有同学精心打扮,前来合影留念,也有同学组团前往,拍照打卡,一时间,逸夫楼的“浪漫”也随着秋杏的金黄而灿烂明媚。逸夫楼的楼梯间也因这些风格多样的墙绘而生动起来,除了《玫瑰少女》,还有恢宏的《观山夜》、可爱的“巴巴爸爸”、有趣的撑伞小人……2020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叶婉诺从2021年起就参与逸夫楼墙绘。在教师张元芝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们选取了易于创作、展示效果良好的扁平化风格插画。他们在逸夫楼四至五楼
大范围雨雪天气后,多地气温骤降,不少公众感觉被“速冻”。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低温预警,预计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将持续偏低。据预报,18日8时至21日8时,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中东部、江淮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7℃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江南北部一带。为什么近期气温一直低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表示,13日至16日有一次强寒潮过程影响我国,18日至21日又跟着一股较强冷空气,两者叠加导致我国气温持续偏低。华北地区等地多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月极值。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雨雪过后仍持续低温,是大家常说的“雪后冻”吗?“一般冷空气来临前会有暖湿输送,实际上降雪通常发生在冷空气到来前。”徐珺说,融雪虽然会吸收一些热量,导致体感寒冷,但气温偏低主要还是后续冷空气所致。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达到了峰值期,峰值状态将会持续到明年1月。在大家印象中,厄尔尼诺
12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之前,已有一批学生提前进入学院进行培养,2022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业班许瑞就是其中一员。他们不仅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还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培训,除了参观学校的微电子科学实验室,还前往校外培训基地,现场了解企业产品和加工流程。在许瑞看来,深入企业一线可以直接看到市场需求,了解产业前沿,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南京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行“双导师制”,让学生在研发项目中历练成长,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实操能力。聘请技术型专家为校外导师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研一学生管晨龙是学院首批招收的140名硕士之一,之所以报考该学院,是他想让自己接触到实用性更强的专业知识,让所学所得更好地应用到实处。管晨龙选择了学校电气工程学院的老师作为他的校内导师,这与他的本科专业方向一致,企业导师则来自南瑞国网电科院。去年9月,教育部提出将成立首批18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东南大学是全国首批10个高校牵头国家
在北京的某个十字路口,“叮咚”的手机提示音响起,焦急等待录取结果的周宣宏突然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邮件,“原来认为不大可能的事情突然实现了,那一瞬间还挺难忘的。”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国奖校奖双丰收、江苏省三好学生……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周宣宏收到了好消息,成功直博清华大学。他不仅专业基础扎实,在科研和竞赛项目中也收获了许多成果。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大一,问起周宣宏的目标是否是直博清华时,当时还迷茫的少年大约并不会给出肯定的答复,“迷茫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正说明了我们要开始认识自己。“不同于其他人开始规划未来职业方向,周宣宏仔细思考了要过怎样的大学生活,并且与父母师长朋友促膝长谈,确定了自己大学时期的目标。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自律中,三年来,他的专业课成绩呈一条整体上升曲线,稳居专业第一。他还获得了第十三届蓝桥杯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以一作身份完成的SCI论文被中国计算机协会推荐的B类期刊录用,以第二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独立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在夏令营阶段,周宣宏获得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录取。对
“逸夫楼里的《玫瑰少女》,你去打卡过了吗?”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逸夫楼里的新墙绘,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走红”,吸引众多师生前去打卡。该校艺术学院2022级美术师范专业的吴朋,是这幅墙绘的主要创作者。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他结合逸夫楼的楼道设计,利用窗户的位置巧妙构思了这一幅《玫瑰少女》。整面墙大概高3米,宽8米。少女与玫瑰巧妙的构图和冷暖色调交替的光影效果,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又给人以宁谧的思绪和无尽的隽永。吴朋的同班同学肖寒见证了整个绘画过程,肖寒在看到成品的那一刻,用了三个词描述了她的感觉:“震撼、激动以及感动。”一时间,逸夫楼一跃成为南信大新晋“打卡热地”。有同学精心打扮,前来合影留念,也有同学组团前往,拍照打卡。据悉,逸夫楼是该校艺术学院的专属创作天地,学院每年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墙绘、彩绘等艺术创作活动,旨在依托专业特色,鼓励学生利用所长为校园增色,营造更加活力与创意的学习氛围,激发更多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除了《玫瑰少女》,在逸夫楼2至5层,还可以看到恢宏的《观山夜》、可爱的“巴巴爸爸”、有趣的撑伞小人……每逢新的墙绘工作开展,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接过接力棒,展现专业能力,
12月1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2023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这是中国气象局第二年发布全球气象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共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17855篇,其中,中国发表6047篇,占全球发文总量的33.9%。这是我国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出最多的国家,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在2022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均为中国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时,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属性,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多学科、水资源、天文天体物理、海洋学、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化学物理、环境研究、农学和林学是排名前十的交叉学科。2022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影响力持续增长。在全球年度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105篇入选高被引论文,其中,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Q1期刊论文数量均排名全球第一。高被引论文可以帮助锁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突破性研究,Q1期刊则是上一年度影响因子排序前25%的期刊,是最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期刊。该报告还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研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31日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强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深入挖掘“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融合卫星通信与导航的研究特色,构建具有鲜明电子信息学科特色的“北斗繁星”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工科创新人才。传承新时代北斗精神,点燃育人引擎。以“三型”党课为抓手,坚定理想信念。学院通过开设北斗讲坛、初心班等信念型党课,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创建微服务,设计实践型党课,促进学生躬身力行;点亮“微星光”,打造榜样型党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铸牢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报国信念。以“三涯”工作坊为载体,增强实干本领。其中,学涯为基,主抓学业学风主线;职涯为线,跑好就业“最后一公里”;生涯为本,构建“学院—年级—班级”三级联动机制,以形成生涯面对面、师生面对面、朋辈面对面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助力学生锤炼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的人生品格。以“三美”品牌
http://v.jstv.com/wap/a/20231226/1703572683431.shtml?curchannel=20231226 新闻360栏目
http://v.jstv.com/wap/a/20231218/1702900484979.shtml20231218 江苏教育新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