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协同育人优质资源,应张家港市委人才办邀请,3月6日,自动化学院院长葛泉波一行赴张家港走访行业重点企业。张家港市科技局、冶金园招商局、市委组织部及市工信局等单位陪同,并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周密的安排。在市委人才办副主任蔡惠华陪同下,一行人先后走访了江苏沙钢集团、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江苏天鹏电源、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等公司。各企业热烈欢迎葛泉波一行,并高度认可自动化学院的发展成果。在江苏沙钢集团,钱王平董事长陪同参观。各方以王子栋院士研究方向为指引,探讨钢铁行业共性与卡脖子技术,期望构建长期合作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朝介绍了公司发展与业务。针对氢能源领域数据匮乏、流通壁垒及应用拓展问题,双方决定搭建联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天鹏电源技术团队与调研人员交流电池技术前沿问题,并希望依托学院科研力量,搭建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培养行业人才。新美星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冯志华向葛院长介绍业务范围与专业设备,期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协同培养行业人才。各方深入交流,在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有效性,3月12日下午,环科院在明德楼N201举办2024级本科生学风建设大会。辅导员吴樟,教学秘书马力出席会议,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本次会议。会上,马力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大学的毕业要求,并就要求内的相关条件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学分要求和双证(学位证和毕业证)的获取条件。他指出,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双证则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标志。他鼓励大家在大学期间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努力学习,确保完成大学各项学业,顺利毕业。接着,吴樟对同学们在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她通过成绩的加权平均分和各科分数对比,给同学们直观地分析了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各科分数的监测对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调整学习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虽然大部分同学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同学需要在某些科目上积极重视、加强学习。她还就如何做好本学期的规划提出了建议,鼓励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两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次学风建设大会的召开,不仅让同学们对毕业条件有清晰的认识,也帮助大家及时总结与反思了阶段性
2025年3月12日下午2点,24级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会议在学科三号楼N301召开。本次会议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石一主持,24级辅导员及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参与,旨在深入分析上学期班级学业情况,探讨班级管理新思路,部署本学期班主任工作重点。会议伊始,24级辅导员先后对上学期各专业班级学业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清晰呈现了不同专业班级在加权平均分、重点课程最高分和最低分以及课程通过率等方面的表现,为深入探讨班级学业问题奠定了基础。随后,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依次进行班级学业情况分析及工作思考交流。围绕班级工作思路、班委培养与工作开展难点、加强班级凝聚力举措以及本学期班级学业学风目标等问题,各班班主任各抒己见,各副班主任做好配合补充。有的班主任分享了在班委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沟通不畅、班委责任意识不足的难点,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有的班主任阐述了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建立班级文化等方式加强班级凝聚力的计划。会议最后,石一对本学期班主任、副班主任工作提出要求并进行工作布置。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有工作思路,形成班级自己的风格;在班委工作指导方面,明确班委工作内容,注重培养班委的领导力
为帮助学院即将参加考研复试的同学更好地了解复试流程,掌握调剂技巧,增强备考信心。近期,集成电路学院在学科2号楼N201开展2025届考研复试及调剂辅导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康宏,学办主任金红及学院2025届考研学子参会。会议由毕业班辅导员贾琪主持。会议伊始,党委副书记王康宏首先对即将参加复试的同学们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和鼓励,强调了考研复试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次交流会的机会,积极准备,争取在复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议邀请考研指导赵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专业指导。赵老师从复试的流程、面试技巧、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入手,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复试备考指南。他强调,复试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是对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检验,希望同学们能够注重细节,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接着,金红就2024届考研调剂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她结合去年的调剂案例,为同学们分析了调剂的形势、渠道和注意事项。金老师指出,调剂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只要同学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规划,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会议最后,辅导员贾琪对今年的考研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通过对比往年的录取情况,为同学们
2025年3月5日下午,物电院本科生党支部在明德楼举行“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廉洁初心”廉洁教育专题学习大会,支部全体成员通过主题分享、案例研讨等形式展开集体学习,深刻感悟红色基因中的廉洁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方勇同学聚焦周恩来总理“严以修身、廉以用权”的党员本色,通过总理缝补十余年的中山装、退回地方特供食品等故事,展现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守护人民”的信仰。张跃勇同学介绍了焦裕禄面对兰考风沙肆虐、群众饥寒交迫的困境,坚持“坐在破椅子上也能革命”,带头住草屋、啃窝头,他用生命证明,廉洁不是喊口号,而是“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踩成路”。邱烨同学讲述了“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他身患关节炎,上级领导给他配备了吉普车,但王进喜却用它来送料、送粮、拉职工看病,成为了单位的公用车,而自己和家人却一次都没用过。主题分享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交流,大家认为:三位同学讲述的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永不褪色的廉洁篇章,作为学生党员,应严格恪守学术诚信,坚守公平,警惕利益侵蚀,牢记“廉洁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书写清正担当的青春答卷。本次专题学习大会通过深挖党史中的廉
3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迎来了一门全新的通识选修课——《DeepSeek与AI大模型通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程,首堂公开课即引爆校园:容纳130人的智慧教室座无虚席,计算机、大气科学、文学等跨专业学子争相抢占前排,更有十余名教师和企业总经理自发组团旁听。主讲老师和济济一堂的现场潘志庚院长的首堂课,既有厚重的学术底蕴,又有轻快的互动氛围,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内容,课堂上引起多次笑声和掌声,下课后,多位同学和他们心目中的科研大神合影留念。从“达特茅斯会议”到“ChatGPT革命”,潘院长以时间轴串联AI发展里程碑,并以具体的AI对联自动生成为例,分别演示未用大模型以及使用不同大模型(ChatGPT, DeepSeek)的不同对比结果。潘教授与前来蹭课的企业人员合影听课学生向潘教授献花这门课不仅是潘志庚院长的“主场”,更汇聚了人工智能学院“全明星”师资阵容。潘正祥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英国IET Fellow,博导)以2.4万次论文引用夯实智慧城市理论;郑为民教授(博导)携“龙芯CPU研发”经验赋能网络攻防实战;李春彪教授(博导)突破“混沌智能”技术;周先春教授将
为弘扬雷锋精神,激发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与社会责任感,3月10日晚,大气院在气象楼423举办了以“擎雷锋精神火炬,铺支教筑梦坦途”为主题的信仰公开课暨支教经验分享会。活动特邀“大手拉小手”支教团副团长张缪宇担任主讲嘉宾,学院团支书及入团积极分子参与此次活动。活动伊始,张缪宇详细阐述了雷锋精神的具体内容与时代内涵。他指出,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随后,张缪宇结合自身支教经历,分享了“情系八桂,信火相传”支教团的感人故事,从精心备课、设计课表到面对饮食、住宿、课堂管理等挑战,支教团队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张缪宇深入剖析了支教与雷锋精神的内在联系,分享支教老师们担起教育重担,展现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故事。在分享支教意义时,张缪宇提到,支教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与成长的途径,更是为偏远地区教育注入活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支教,志愿者们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还丰富了人生阅历与视野,为当地学生带去了知识与希望,助力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活动中,张缪宇还展示了支教时的照片,孩子们明媚的笑容和课堂上的趣事深深触动了
3月11日,大气院于在东苑食堂门口开展以“一苗一光,植愿成荫”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动员师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生态保护,倡导“别让春天只在屏幕里发芽”的自然亲近理念。活动分为环保承诺、创意互动与知识科普三大板块。师生们首先在环保主题展板前签署电子植树承诺书,并通过扫码生成个性化环保宣言合影,随后开展的明信片漂流活动中,参与者书写环保寄语后可将卡片投入“种子盲盒”,随机获取他人留言,形成绿色理念的温情传递,现场准备的200余张明信片在活动结束时已全部完成循环漂流。在环保知识问答区,学院研究生会结合专业特色设计了“大气治理与生态修复”专题题库,包含“植树造林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土壤修复技术分类”等实践性题目,师生通过扫码参与限时答题挑战,累计正确率达标者可领取多肉盆栽。参与活动的学生说“活动让我感受到环保不仅是理念,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实践。”。大气院研究生会主席程洋表示,“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希望同学们走出教室,拥抱自然,实现学习与休闲的完美融合。”春日的校园里,一盆盆绿植承载着师生对自然的珍视,更孕育着生态文明理念扎根成长的希望。学院将以此
为深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日至15日,大气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开展春光正好,追‘锋’而行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服务、主题征文三位一体形式,引导青年党员践行使命担当。支部全体党员及2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3月5日,“雷锋精神薪火传”专题学习会在晖园社区党建园地举行,支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纪录片观摩、互动研讨等形式,系统梳理雷锋同志生平事迹,深入解读“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支部特别设置“青年担当”研讨环节,与会成员结合专业特色,探讨气象学子服务社会的新路径。活动期间开展的“雷锋精神与青年担当”主题征文收到29篇投稿,涵盖理论阐释、实践感悟等多种形式,雷兴远、陈思妤等5名党员凭借深刻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思考脱颖而出。党支部组建“春风行动”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护航”专项行动,党员们深入学院学生宿舍,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并对公共区域进行系统消杀,活动覆盖学生300余人次,切实将“我为同学办实事”落到实处。党支部书记刘伟表示,本次活动通过多维度的教育实践,实现了理论学习入脑、志愿服务走心、精神传
2025年3月7日,大气物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工作研讨交流会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召开。会议由本科生党支部书记王维维老师主持,支部副书记敖泽林、纪检委员张珉铨、宣传委员蔡恒嘉、青年委员王楠、组织委员林洋等全体支委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6月换届以来的工作成果,王维维老师对全体支委成员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也就2025年支部工作规划进行了交流和研讨。针对支部日常管理和党员发展,王维维老师着重强调支部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在日常管理环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从严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通过全流程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党员发展质量。针对本科生党支部内涵式建设,王维维老师与各支委深入探讨了本科生党支部内涵式建设的重要举措。除持续强化日常理论学习,筑牢党员思想根基外,支部将着力推进特色党员实践学习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养。经讨论,支部拟定了一系列丰富多元的实践学习计划:开展“经典著作月月读” 活动,每月聚焦《毛泽东选集》等红色经典,组织党员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策划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并通过制作 “1 分钟历史人物” 短视